無極五測速註冊_拯救三得利烏龍茶的平面設計師:葛西薰的廣告之道

這是葛西薰在一次採訪中說的一句話,他提醒當下從事設計工作的人們,不要總是坐在電腦前對着屏幕和網絡,要多去外面看一看,觸摸真實的事物,與人面對面交談體會彼此的心情。

葛西薰最擅長在廣告中建立受眾與產品之間的情感聯結。如果讓我用一句話總結葛西薰作品的特點,就是「活生生」的作品。當你看到這些畫面中的面孔,每一張都能感受到他們的情緒跟呼吸。

獲得獎項

  • 東京 ADC 全場大獎
  • 每日設計獎
  • 朝日廣告獎
  • 日本宣傳獎山名文夫獎
  • 龜倉雄策設計獎
  • 紫綬褒章
  • 講談社出版文化獎書籍設計獎

東京 TDC,東京 ADC,JAGDA,AGI 會員。

設計師簡介

葛西薰 1949 年出生於北海道札幌市,少年時期最大的興趣就是研究机械與模型,直到初中二年級的一天,他在學校體育館的舞台邊看到了兩張東京奧運會的海報,那是他初識平面的魔力。

△ 1964 年東京奧運會海報 龜倉雄策

紅色的日之丸、蓄勢待發的短跑運動員,那一瞬間他覺得體育館里的空氣驟然一變,給人置身國外的錯覺。這驚鴻一瞥的「感受」在葛西薰的心裏種下了種子。

高中時期第一次接觸字體藝術后,葛西薰一頭栽入平面設計的世界。當時他通過函授教育的方式自學了字體設計。

△ 葛西薰高中時期的字體設計

1968 年高中畢業后葛西薰進入了文華印刷,那是他正式踏入設計行業的入行元年。抱着想要做字體設計師想法的葛西薰被分到了廣告組。也許是命運幫他選擇了更適合他的方向。但文華印刷所做的「廣告」其實就是促銷傳單。

△ 葛西薰在華文印刷時期製作的傢具促銷傳單

看起來確實不怎麼精緻是吧,但是這種處處都在博出位的效果就是當時公司所需要的。

△ 葛西薰文華印刷時期的字體設計

你再看同一時期葛西薰做的字體設計。這說明什麼,說明在打字複印社大師也會被埋沒。1970 年葛西薰進入大谷設計研究所。

上面是葛西薰在大谷設計研究所時的作品,怎麼樣,是不是立刻你就遙不可及了。前後一共接受了 5 年紮實的基礎訓練, 1973 年葛西薰終於進入了三得利 SUNTORY 經營的廣告公司 SUN-AD。

△ SUN-AD

剛到 SUN-AD 的葛西薰還是個初出茅廬擁有 5 年工作經驗的新人,在國內 3 年工作經驗都敢說自己是總監了吧,你品品。之後葛西薰一路從底層員工干到了取締役副社長。

根據葛西薰的經歷來看,他其實並有接受過專業的設計教育,完全是在工作中成長。

葛西薰將這種渴望越做越好的心態看做是設計的趣味,我覺得這更是一個人成長的動力。抱着這樣的心態,你人在哪都能學習。當然葛西薰的成就一定不只是源於他的努力,在他的作品里我們還能看到很多異於常人的特質。

在一次關於「那些不可思議的設計」的談話中,葛西薰說:「在創作中,每一個人都會有一些不可思議的部分,很難用語言去描述,別人也不一定能夠完全地理解接受。有些人只是把它放在心裏,而因為我是個設計師,我會把它表現在作品里。不一定能完全去解釋它,但是卻非常有意義。」

請你務必記住上面他說的這段話,如果下面作品解析裏面有什麼我解釋不了的靈異畫面,咱們統一理解成「葛西薰那些不可思議的點」。下面我們開始作品解析。

作品解析

1. 三得利烏龍茶〈1987~〉

如果你不知道三得利烏龍茶,你就等於不知道葛西薰。葛西薰在 1983 年為三得利烏龍茶製作了它的第一個報紙廣告。在此之前,已經上市兩年的烏龍茶几乎沒人知道。而這第一張報紙廣告直接讓三得利烏龍茶從無人問津走上了暢銷之路。這一廣告的大火甚至改變了日本人不喝隔夜茶的飲茶習慣,慢慢開始接受罐裝茶。看一下這張神作。

是不是有點懵,原本畫面中是個年輕人,後來三得利說烏龍茶有分解脂肪的作用,客群應該定位為中年人,於是這位大叔就出現了。如果你知道這位大叔的身世背景你會更加錯愕。葛西薰稱他為「一位睿智的中國老大人」,因為三得利烏龍茶從一開始賣點就是原產自中國福建的茶。「一位睿智的中國老大人」,這裏面除了「人」這個字以外,其他我都不太能認同。但是這個廣告還是火了,以至於大家將廣告中的 「老大人」親切地稱為「烏龍茶歐吉桑」。

我不得不承認,這個廣告放到今天也還是能火。至於它為什麼會火,我沒辦法解釋,還記得上文中葛西薰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不可思議的點么,這可能是他的點吧。

這支廣告的大火造就了一個系列廣告,為了豐富歐吉桑的人設,第二年歐吉桑的妻子就加入了廣告行列。(那個髮型有事么?)你仔細看他們衣服上的花紋,是烏鴉和龍,合起來就是「烏龍」。越來越荒謬,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烏龍」的意思,跟烏鴉和龍真沒關係。廣告持續火爆。

第三年,歐吉桑的女兒也加入了,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到了第四年,女兒組建了幸福的家庭。你看到畫面上那個「笑」字了么,還有最上面那行字里插入的 emoji 一樣的父母的臉,都不是我加的,廣告上原來就有。如果我有機會跟葛西薰面對面,我真想問一句:「你是不是戲精?」

到了第五年,這個系列終於進行不下去了,因為粉絲們開始質疑這個烏龍茶到底是不是來自中國福建。我估計是粉絲們想見歐吉桑本人,戲做的太足終於被反噬了。那一年是 1987 年,葛西薰決定帶拍攝團隊前往中國福建武夷山實景拍攝,這一行開啟了他與中國的淵源,接下來你將看到一系列極其動人的廣告畫面。

這組廣告帶着很強的年代感,對那時人們的精神面貌的捕捉,細膩,真實,這種信賴感的傳遞,讓你不得不相信茶恭弘=叶 恭弘就是來自中國。照片中的人物可能會與你父母的年齡相仿,這種人物的鮮活感跨越 30 年傳到今天,我不免好奇今天他們在哪兒,在幹嘛?

如果說三得利烏龍茶的第一波廣告靠的是劍走偏鋒,那這一次絕對讓我無話可說。當時他們甚至覺得這組照片值得投稿《國家地理》。

對中國的初探就讓葛西薰愛上了這個地方,雖然第一次到訪就遭遇了灌酒,全員灌倒,但在之後的時間里,他又來過中國60 多次,廣告也是一拍再拍,停不下來。

這組是 1990 年在上海舞蹈學校拍攝的「未來的舞蹈演員」。葛西薰說,剛開始小演員們很害羞和膽怯,但隨着一天天地熟悉,他們開始散發出「近乎神性的美麗」。直到今天,當他翻起當年的草稿,還是能深情地回想起每一幕。這種純粹的美我多說也是無益,你自己用眼睛來感受會更真切。

這幾組照片是 1993 年以喜結良緣為主題拍攝的,喝的是「交杯茶」,男女主角神仙顏值就不用說了,這莫名的高級感是怎麼回事,這婚結的這麼有排面,拿到今天來讓兒女看到都得敬你三分。

這些廣告帶着時代的印記從各個角度記錄了國人的美,你甚至可以看到從 20 世紀到 21 世紀人們在服飾上的變革。還有標誌性的鳳凰牌自行車,當年你要是沒有它,你都不配結婚。

直到 21 世紀,三得利烏龍茶這種平凡的,直擊心靈的廣告風格依舊沒變,繼續講述着一個又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上面這幅圖片不知道你有沒有在網絡上看到過。起初我以為這是網友惡搞,後來發現這也是葛西薰的手筆。這是三得利在2006 年推出的喝烏龍茶送 ipod nano 的活動,是什麼力量能夠讓師徒二人忍不住蹦野迪,可能是聽了「三得利烏龍茶之歌」。當時他們請了專業的舞蹈演員穿上悟空和唐僧的衣服跳了整段舞蹈,然後再用動畫的形式逐幀還原。

為什麼唐僧師徒會親自出馬?葛西薰說,這是他的一件小小的傑作。要我說,他就是時隔多年,再次戲精上身。之後悟空又在多支廣告中頻繁曝光,既有主演也有客串。

玩笑歸玩笑,這一版本的齊天大聖的形象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因此,用他來代表中國也完全是實至名歸。這是 1961年版動畫電影《大鬧天宮》中的齊天大聖形象,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張光宇設計。相比中國動畫的開山始祖萬籟鳴,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張光宇,他被日本動畫界認為是如同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般的存在。那是一個日本會向中國學習動畫的時代。

三十年了,葛西薰還是能找到新的你不曾關注的角度向你展示人性的美,並不時摻雜一絲魔性。上面是烏龍茶的新包裝海報,文案是「啊!三得利烏龍茶,啊!新包裝,啊!新包裝」。設計概念是想讓你從平時不常見的角度去看他們的新包裝。

現在三得利烏龍茶早就火回中國了,任何一家便利店都能買到,也許你現在桌上剛好有一瓶,你品品,看看能不能品出一絲葛西薰。

2. 是枝裕和電影海報〈1995~〉

2018 年《小偷家族》的上映讓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在中國的知名度大幅提升,而國人將葛西薰稱為是枝裕和的「御用海報設計師」。因為從 1995 年,是枝裕和的第一部電影《幻之光》開始,葛西薰就陸續為他的多部電影負責海報設計工作。

人文類影片的海報設計注重的不是創意或者抓人眼球的畫面,更多的是情感表達。設計師要能夠讀懂導演,並用靜止的畫面準確傳達出這份情感,我想這正是葛西薰所擅長的。如果你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應該會與我有同感,他的劇情平緩少有起伏,但情感卻總是在平靜的表面下涌動,這份感情力道很難捕捉和拿捏。

葛西薰說:「我把海報看做是一部電影的濃縮,雖然我知道海報是為觀眾準備的,但我也不會忘記,它們應該是送給導演、工作人員和演員們的一個很好的小禮物。」這個說法我很喜歡,他與導演的精神共鳴讓這份小禮物閃閃發光。

「老鐵你懂我,啥也不說了,都在酒里了。」——含淚攥着海報的是枝裕和。(不用說,這句肯定是我編的)

3. green label relaxing標誌設計〈2002〉

United Arrows 旗下的子品牌,圖形其實很簡單,就是一片恭弘=叶 恭弘子,選取恭弘=叶 恭弘子的形象除了與品牌名稱相關以外,還受到當時日本國內倡導環保的大環境影響。

我在看這片恭弘=叶 恭弘子的時候,感覺它更像是一顆寶石,或者說一枚吊墜。其實葛西薰在設計時確實做了一個動作,不是深蹲,他刻意把這片恭弘=叶 恭弘子的「重心」降低了,因此才造就了視覺上的垂墜感。重點在下一句,這一點微小的調整決定了這個簡單的形狀僅僅是一個「圖標」,還是有資格成為一個「標誌」。

關於「重心」,葛西薰有下面一段話,如果你理解了,將會對你設計 「完成度」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我把重心視為最重要的視覺元素之一。每當我在一張紙上安排好幾個組件時,我都會意識到每個組件的重心,並尋找它們之間的令人興奮的平衡,如果只刪除一個組件,就會失去平衡。然而,有時我故意選擇一個不平衡的布局,以避免過度穩定的無聊。注意每個字母的重心,就是平均字母的重量,這樣標識的任何部分都有相同的透氣感(這裏也可以代入‘灰度’和‘負空間’的概念來理解)。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則,你的那些‘創意’跟‘設計’都是不成立的。」

4. ku:nel雜誌標誌設計〈2003〉

我們趁熱打鐵,再來一個純字體設計的案例給你體會一下。

這設計了么?確實是設計了。這是一本以「展示舒適的生活」為主題的雜誌,所以字體設計追求的就是一個「悠閑自在」。葛西薰到底做了什麼呢,他將字母加寬,使字母內部的負空間變大,整體的透氣感增強。字母 e 微微有些「張開嘴」的變化,讓它看起來像個有些隨便的 e。字母 k 和 l 的升部被縮短,進一步削弱整體的嚴肅感。最後不要忘了字母的重心和整體的平衡感。

這一頓調整,讓它變得像一件 OVERSIZE 的 T 恤,寬鬆舒適,老少咸宜,男女都 OK,誰穿誰舒服。所以字體設計就像化妝,不用非得濃妝艷抹大操大辦,恨不得在臉上畫個新臉。像這種透氣感的裸妝,直男都看不出來,還誤以為是你長得好看呢,這也叫字體設計。想要掌握這種字體設計,先得讓你的內心敏感起來。

5. 虎屋〈2003~〉

在日本擁有 500 年歷史的和果子店,品牌地位在日本已經不可撼動。當葛西薰接手這一項目時,他最先思考的不是「怎麼改」,而是「有必要改么」?結論是沒必要。他覺得虎屋的品牌形象是由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所確立的,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在把傳統的 Toraya 設計交給下一代之前,我應該做些什麼來保護它的美麗呢?」「首先整理一下在時間流逝中產生的設計上的不平衡感吧」。

葛西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統一所有產品的文字,書法家古郡達郎被選中負責品牌所有書法文字的書寫。因為葛西薰認為他的文字風格給人的感覺就是「誠實」,這與虎屋展現點心本色的想法是一致的。你看上面這個基本款的包裝,是不是很本色。

除此之外,虎屋的包裝會根據季節、自然現象、景觀、生肖等製作不同的樣式,相同的是將感性的自然之美透過每一款包裝展現出來。因為縱覽虎屋品牌的包裝演變,葛西薰發現每一款產品都帶有自然的特色。也許 500 年的時光中,社會經歷了太多更替,唯一能伴隨虎屋走到今天的就是不變的自然和看待自然的眼光。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包裝的顏色,全部使用了日本傳統顏色,包括印製也還原了舊時的效果。我沒辦法想象一個品牌跨越 500 年走到今天他應該是什麼樣子,也許最好的就是它 500 年前的樣子。

葛西薰說過,很慶幸自己與虎屋相遇是在五十幾歲的年紀,那時的自己是能夠看出虎屋好在哪裡的人,如果換了年輕時的自己,一定看不出來。

為了適應國際化,2005 年,葛西薰為虎屋製作了西文標誌,雖是西文標誌,卻要保證與傳統「虎」標的一致性,西文字體設計大師小林章也參与了指導工作。字體毫無疑問選擇了體現歷史感的襯線字體,粗重的筆劃使其擁有與「虎」標相平衡的重量感,細節處圓潤的處理在體現精緻感的同時又不具有攻擊性,整體穩重而典雅。這一標誌在 2007 年正式發布,並用於許多面向國際的產品設計。

6. 葛西薰日曆〈2003~〉

「平平無奇」的一個日曆,分為有線跟無線兩個版本。沒有線條的版本除了信息一無所有,充分向你證明了,只用信息也能設計。

我們看一下這個版面裏面都有哪些版式設計需要考量的地方:版心設置,字體選擇,主次關係,大小對比,對齊,分組,距離,留白。只要每一項都做到合理合法,一點兒都挑不出毛病,這個日曆就做完了。是不是平平無奇?其實這本日曆有趣的地方在它的結構設計。

中間的鐵環被隱藏的部分是一個「衣架」式的結構,每兩個月份印在一張紙上,對摺后往「衣架」上一「晾」。從一月到二月翻一個面就行,摘掉第一張就來到三月。仔細想想,整個日曆只需要六張紙和一根鐵絲,在保證實用性的前提下,結構已經被簡化到了極致。買它。

7. 六本木商店街標誌〈2009〉

近年來由於六本木商店街不斷有森美術館、三得利美術館、新國立美術館等文化設施加入,六本木商店街促進協會舉辦了一場標誌設計大賽,試圖將六本木商店街的形象從「夜之街」扭轉成為「藝術與設計相遇之街」。

葛西薰站起來举手踴躍報名,他說六本木讓它想到兩首歌,《六本の木=並木道》和《初戀の並木道》。這兩首歌我都沒聽過,我們取這兩首歌名的「最大公約數」,得到了「並木道」。什麼是「並木道」?(別問我什麼是最大公約數。)

這就是「並木道」。葛西薰利用這個形象製作了六本木商店街的標誌。

ROPPONGI 是六本木的西文寫法,每一個字母都像一棵樹,整齊劃一地排列成了「並木道」的樣子,為了使這種整齊的節奏不被打破,其中字母 N 被單獨換成了小寫。最終這個標誌被掛在了六本木商店街。

還真的很有縱深感。我只有一個問題,一開始不是說要扭轉成「藝術與設計相遇之街」么?怎麼就變成行道樹之街了呢?可能答案在那兩首歌里。所以說你就好好學設計,等你出名了你就怎麼說都對,甲方都聽你的。

7. 豐田86跑車廣告〈2012〉

提到跑車,你能想到什麼?外形,動力,嗡——,富二代,小三兒?No,no,no…豐田 86 這一次想讓你感受到的是「文化」,而且是成年人的跑車文化。葛西薰管它叫「高級的成人享受」,我確實感受到了開車。

這次的廣告概念之所以定得如此精確,是為了將「跑車」與「作死的年輕人整個破車戴個破墨鏡穿個破皮夾克到處飈不知道咋嘚瑟好了」的形象徹底隔絕(我真沒有仇富)。因此,廣告的投放渠道選擇了報紙和線下活動的方式。

這老頭是誰?廣告內容選擇了大量看不到車的公路,甚至是單獨的人物來傳達這種難以言說的「成熟」和「大人的文化」的印象。這種營銷手法在汽車廣告中是極其罕見的,它構築了人們對於跑車的全新認識,在令人驚訝的同時,也獲得了用戶的喜愛和認可。

如果你讓我硬解釋這種感覺是怎麼傳達出來的,你再看看上面那個老頭,你看他的臉,是不是既有閱歷又有錢,你再看他的衣服,傳統服飾是不是有文化,他就開豐田 86,整體感覺是不是一下就出來了。

這是廣告中出現的一個象徵性標誌,它不是車標,他是將這種文化認同實體化的一個標誌,你可以把它類比成一個家族徽章。不要小看這個標誌的存在,它對於鞏固這種全新構建的文化圈子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圖形由線條構成,負空間形成一個「86」,向左流動的線條體現出速度感,每一個「小尖兒」都經過精細的調整,即使縮到很小也不會損失細節。

我最喜歡它的點是這個圖形與文字搭配起來所展現出的「精緻復古」的感覺,與這個圈子的調性高度吻合。這種感覺還通過一系列活動物料的製作被進一步強化。

豐田 86 的發布並沒有拍傳統意義上的廣告片,而是在箱根(被稱為‘跑的聖地’)策劃了一場車友活動,然後將活動過程記錄下來向公眾展示。你可以通過圖片感受一下。

我要有錢我就買,我就參加,這樣我就既有錢又有文化了。可能跟國內做生意的非讀個 EMBA 是一個心態。

8. 廣島訴求2013海報〈2013〉

還記得我在佐藤卓那期介紹過這個系列海報的創作背景么?2013 年葛西薰受邀設計,他的主題叫做「夏日太陽的眩光」。這是一個仰望天空的年輕人,感受着夏日里陽光的刺目。

「對我來說,炎夏的陽光如此短暫,有無數難忘回憶。天空有時顯得悲傷,許多人的面容漸漸浮現眼前。這張畫畫的是每個人,也是我自己。現在想想的話,也許像這樣忘卻自己的職業,回歸自身時,便也能夠面對廣島了。」

葛西薰憑藉這一創作,獲得 2014 東京 ADC 大獎和第 16 屆龜倉雄策獎。

9. COPEN汽車廣告〈2014〉

大發於 2014 年發售的輕型敞篷跑車 COPEN,是 10 年前發售的 「舊型 copen」的第 2 代。這十年間的銷售已經聚集了大批 COPEN 的粉絲。新 COPEN 以首字母「C」為基礎,從車前格柵的蜂窩狀構造中得到啟發,誕生了這個標誌。同時這個標誌還像一個箭頭,兼具速度跟力量感,因此被稱作「copen arrow」。

這個箭頭作為標誌,識別性好的同時也足夠簡潔,非常適合延展。所以你買了車還不算完,後續一堆服務等着你,整個圍繞汽車系統都做了延展的標誌。

標誌做完了項目才剛剛開始,別忘了你葛大爺是幹嘛的,廣告才是正業。新 COPEN 的廣告策略是通過各種渠道強化與客戶的交流,力求打造出一個「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們熱愛自己的土地並積极參与本地生活」的用戶形象。因此新 COPEN初登場的廣告主題叫「LOVE LOCAL」。

看到廣告的第一感覺是找不到車。這兩張照片分別展示的是充滿異域色彩的橫濱和田園詩般的香川。表現的是每一輛COPEN 都會被所在的風格迥異的地域染上不同的個性,也藉此來展現車主對於自己本地生活的熱愛。這一系列廣告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介紹汽車,卻讓你感受到了擁有這輛車的幻覺。

接下來的電視廣告更近一步,讓你充分體會什麼叫會玩,葛西薰讓各地的 COPEN 車主真實出鏡,勾引你砸鍋賣鐵入坑。

葛西薰發起了一場「大家一起看獅子座流星雨」的呼籲,號召全國各地的 COPEN 車主在同一時刻參与觀看獅子座流星雨,並各自拍下影片。最終這些片段會被收集剪接成廣告,在全國範圍內播出。「視頻真的會被剪接在一起么?」每一位參与的車主都抱着興奮與期待,眼巴巴等着廣告播出那一天。

也太會玩了吧!就問你想不想參加?沒有 COPEN。首付僅需 888,二代 COPEN 開回家!

10. 伊藤忠商事〈2014〉

伊藤忠商事作為一家綜合商社,做廣告的原因是希望大眾能夠知道他們「到底是干什麼的公司」。因此他們提出了將「一個商人,無數的使命」作為廣告的概念。甲方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將綜合商社伊藤忠商事在做什麼富有魅力地傳達出來」。聽到這個要求,這項目你敢接么?

葛西薰採取的角度是以「人」為核心,通過展現一個個鮮活的個人,來傳達「只有人才是公司的財富」的想法和「一個有人情味的商社」的形象。

這形象夠不夠鮮活?這 7 個人經過大量的員工採訪后,從 70 人中選出的鮮活代表。用插畫的形式展現他們最鮮活真實的一面。最後那個小孩兒怎麼不太鮮活的樣子,他是誰?他是伊藤忠商事現任社長小時候的樣子,小時候照相有點緊張。人物肖像的手法清晰地展現了每一位員工的個性和人格,讓觀者能夠很直接地感受到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這一創意獲得了第 63 屆日經廣告獎的大獎。

除了平面廣告之外還有一系列電視廣告,全部採用了記錄的手法,展示一線員工的日常。這種手法在國內《舌尖上的中國》大火之後,也被爭相效仿。只不過相比短片,廣告斷則十幾秒的時間,對於情感傳達的功力要求更高一些。除了葛西薰之外,是枝裕和和西川美和也接連參与了廣告片的導演工作,可以說都是表現人性的最強卡司。

11. 「雜貨展」視覺設計〈2016〉

這是由深澤直人舉辦的以「雜貨」為主題的展,視覺設計的部分由葛西薰負責。日文中的「雜貨」大概可以對應中文中的「百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指代的東西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指甲刀大到縫紉機,全都包括。我看展覽資料里還有火車,所以這個雜貨的概念可能是無邊無際的。

海報中「雜貨展」三個字你能猜到是用思路做的么?是剪紙。用三張正方的紙剪出來的。葛西薰說這三個字很有東洋的感覺。而海報中字體的選擇,還有左側用線條勾勒的雜貨圖案,包括整體灰黃的配色,都很有北歐的風格。這張海報就是實踐了東洋與北歐的新鮮組合。

之所以選擇這樣的組合是有一定的歷史原因。上世紀 40 年代開始,北歐的產品以其自然的材質和手工製作的設計受到全世界的歡迎,對 60 年代以後的日本工業設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直到今天,日式的簡約設計與北歐設計之間,無論從概念上還是具體表現上都能看到一些相似之處。

我只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深澤直人不自己設計?

看到表情包,就知道自己已經來到了倒數第三個自然段。怎麼樣,這期的案例商不商業?落不落地?有沒有跟大師學到如何抓住客戶的小心肝兒?之前我們說過,設計就是傳達,當你還在掙扎於如何把信息傳達明白的時候,作為一個高玩,葛大爺提醒你,傳達情感才是高級玩法。他認為作為藝術監督無須個性,亦不必為創造人們從未見過的東西費盡心機。

在視頻媒體大行其道的今天,平面廣告依然穩穩地佔據着不可取代地位,「直擊心靈」永遠是它的殺手鐧。平面媒體「不能動」的屬性看似擁有一些局限性,但同時,平面媒體不需要依靠時間線來表達的特點,可以讓一個優秀的畫面在 0.1 秒之內,將情感迅速打入你的心裏。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是所有視頻媒體都達不到的境界。

好啦,這一期就講到這裏吧。

往期平面設計大師:

創立東京TDC設計獎,與安迪·沃霍合作的頂尖設計師淺恭弘=叶 恭弘克己

創立設計界奧斯卡獎 —— 東京 TDC 設計獎,與大師級導演伍迪 · 艾倫、時代性藝術家安迪・沃霍合作,這位當代設計大師是如何成長至今的?本文用近萬字的篇幅幫你認識一個立體的頂尖設計…

閱讀文章 >>

從不用電腦設計的世界平面設計教父: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一生作品無數,單海報就有上千幅,獲獎無數。其設計表達出來的高度及其獨特的創意想象,不需要任何語言解釋就能看懂,令人印象深刻。

閱讀文章 >>

歡迎關注研習社的微信公眾號:「Yanxishe2017」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五測速註冊_拯救三得利烏龍茶的平面設計師:葛西薰的廣告之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