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是剛剛入行還是已經從業多年的網頁設計師,在工作中,都總會問一個問題。「如何讓我的網頁或者應用更容易使用?我該怎麼辦」。而我們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常常是以一個設計師的心態去理解用戶,也就是主觀地去想用戶應該會這樣使用我的網頁。但是,以一個用戶的角度去看的話,往往和設計師是截然相反的。
現實情況往往是,設計的非常精妙的環節,很容易就被用戶直接略過了,或者是讓用戶充滿疑惑,這個問題總是,伴隨着我們的設計過程而不斷產生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這裏就需要我們,去理解用戶瀏覽網頁的時候的真實心理狀態。
這裏,我們請出小紅同學,由於工作需要,他每天都會瀏覽大量的網頁,因此對網頁設計有一定的理解,但是他很難忍受設計糟糕的網頁,現在他想瀏覽網頁尋找一條新聞。
看到了第一個網頁,整體布局和信息層級劃分得一目瞭然,瀏覽完成后很快就尋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了,小紅感覺到很輕鬆。
而當瀏覽到第二個網頁的時候,小紅就感覺有點難受了,這個網站內容密密麻麻,編排也十分混亂。瀏覽到了最後,小紅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信息,忍不住爆了粗口。
為了安撫小紅的憤怒,我們請出這個網站的設計師,小藍同學。
小紅說找不到信息這個問題,也是我們用戶在瀏覽網頁的時候,經常遇到的困難。尤其是當一個網站的信息十分混亂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十分凸顯了。
小藍說,你看信息就在面前,這麼容易找你還找不到?你再仔細找找,這裏我們需要思考一下,用戶真的有那麼的耐心去仔細的尋找信息嗎?
小紅繼續發火,導航在哪裡?信息這麼亂?分類都沒有!是不是像極了我們日常瀏覽到糟糕的網頁的時候的狀態。
小藍還是在一個設計師的視角說,信息一目瞭然,很輕易就可以找到信息了,為了自證清白他要演示給小紅看。
在設計師小藍的眼睛裏面,這裏網站早就有一個清晰的分類了,所以理所當然的用戶在瀏覽的時候,通過標題也很快就能明白,這個網站的分類都是什麼。小藍甚至感覺自己是發現了一種新的網頁設計形式,還沉浸在沾沾自喜中。
但是在小紅這裏看來,這裏糟糕透了,毫無邏輯。作為一個用戶怎麼有耐心,去一個一個理解標題,然後形成分類呢?
小藍繼續說,這個網站已經修改了很多次了,他可以輕鬆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非常方便。
小紅最後還是忍不住了,以一大串問候語結束了對話,然後關閉了這個網站。
這個時候小藍是一頭霧水,什麼情況,明明這麼為用戶考慮了,怎麼用戶就這麼不明白呢?
這裏我們重新看一下小藍說的話,裏面全部都是以我為主,全都是一個以設計師的身份去說的話,完全沒有考慮過用戶的感受和體驗。
其實小藍的問題就在於,完全不懂用戶的思維。
設計師不該把尋找信息的責任交給用戶,而是應該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戶尋找信息的難度,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網頁的功能性作用。
我們重新回到這個網頁,這個網頁的布局十分清晰,想要的信息可以快速地查找到,大大降低了用戶的查找信息的難度。
編排合理,這樣才是可以讓用戶最短時間識別,網頁內的不同模塊的內容是什麼。而不是小藍的全新方法。
設計師在設計元素的時候,應該盡量減少沒有必要的干擾,不要設計反常識的一些元素。
我們瀏覽網頁大部分時間是為了尋找信息,它不像遊戲那樣,我們的一些反常識的內容會給用戶帶來快樂。網頁中的反常識的部分,往往會給用戶帶來困惑和煩惱。
當我們訪問網頁的時候,每個問號都會加重我們的認知負擔,把我們的注意力從要完成的任務拉開。
也許這種干擾是很輕微的,但是它們會累積起來,尤其是總把時間花在決定什麼地方能點,什麼地方不能點的時候。
如果做不到一切那麼自然的進行怎麼辦?可以添加一些解釋信息,減少用戶的疑問。
這個網站就添加了,解釋的信息來說明這個按鈕的意思是什麼。
要使網頁有效,必須在用戶第一眼看到時將信息展示出來,而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法是創建不言而喻的網頁,或者至少也要做到自我解釋。
現在我們知道了,想要做好一個網頁或者應用,首先應該學習如何去除主觀化,並且代入用戶的視角去進行思考。這樣的話可以讓你更好地去從一個用戶的角度,反推出怎麼優化自己的產品。理解用戶會作為你長期的一個工作之一。
長此以往的去除主觀化,你就會越來越明白用戶的思維有哪些,並且針對用戶的需求和習慣,去不斷地改進和提升自己的產品。去除主觀化不僅僅作用於網頁設計,還可以拓展到方方面面,這裏就需要你們去發散自己的思維了。好,除了觀念上的轉變,我們還需要知道,用戶在使用網頁時的真正習慣有哪些。
先將之前我們看到的網頁轉換成線框,減少這些內容對我們進行的干擾。
小藍,他在設計網頁的時候,給用戶設計了一個他自認為完美的,視覺閱讀順序。
而小紅在看的時候則是,只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看,整個閱讀的視覺順序,是完全無序的。這個時候設計師小藍懵了,感覺自己的完美閱讀順序被打亂了。
還是同樣的方式,將這個網頁轉換成線框的形式,減少干擾。
在瀏覽這個網頁的時候,視覺就相對來說有了一定的蹤跡可尋。而這個視覺的瀏覽順序,也基本吻合了「F」型的瀏覽順序,這個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這個網頁的信息的編排和劃分明確,我們在瀏覽的時候,我們的視線會自然地進行移動,最後就形成一個「F」型的網頁瀏覽
真相一,我們不是在一個字一個字的閱讀網頁,而是在對網頁進行一個掃描。互聯網時代基本上把我們每一個接觸互聯網的人,訓練成為了一個人肉掃描儀。
我們已經很少這樣閱讀一個網頁了,除非你在閱讀非常難明白的文獻,一個字一個字的閱讀,不僅會耗費我們大量的精力,並且浪費大量的時間。
我們在觀看網頁的時候,通常是在一目多行的狀態。
一目十行才是我們正常的閱讀方式。也就是掃描的過程。
原因是我們總是有任務在身:網頁用戶的行為更像鯊魚,他們不得不一直移動,因為我們是在尋找信息,完成自己的工作的過程。
如果靜止了一直慢慢的看一個信息,耗時又耗精力,慢慢我們的耐心就不見了,所以完全沒有必要來閱讀那些不必要的內容。
某寶也是運用這個原理,各種品類的商品混雜在一起,當我們瀏覽某寶的一個頁面的時候。
想要購買一雙球鞋,那就只會看到球鞋,而忽略了其他的東西。
同樣想買鏡子的時候,就會忽略掉其他的內容。
電車難題基本大家都聽說過,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后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
如果只給你很短的時間考慮,需要你迅即作出決定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會有巨大的壓力,所以一定會選擇一個當時覺得滿意的答案,而不是一個最合適的答案。
電車難題有的時候很像我們瀏覽網頁的狀態,在極短的時間內去決定瀏覽那個網頁。這裏同樣兩個選擇,網頁 A 信息通俗易懂,好查找,但是價值一般。網頁 B 信息專業需要自己找,但是價值較高。這個時候我們只有極短的停留時間你會怎麼選擇。
通常大家都會選擇 a,這也是為什麼,專業書籍價值高但是很少人閱讀,通俗讀本價值一般,但是卻很暢銷的原因。
我們再來一個版本的電車挑戰,現在你有着非常長的時間,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有多重選擇了,甚至你可以去解救下面的六個人。
同樣我們時間充足時,我們也會選擇 B 網頁,去鑽研尋找出自己的需要的資料。
這裏的最佳選擇其實一直是 B,而我們是因為時間的原因,更多會去選擇 A。這也是因為我們在瀏覽網頁的時候,通常沒有那麼多的停留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信息,我們就會選擇退出進入別的網頁了,我們不選擇最佳,只選擇滿意就行。
而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幾乎不可能遇到電車挑戰這麼極端的內容,沒有人質,甚至你可能只是拿着一個馬桶搋子路過。如果猜錯了,也不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對選擇進行權衡並不會改善我們的機會。
那我們再重新看到 AB 網頁時,我們自然就會去選擇信息編排清晰明了的 A 網頁了,B 網頁就被淘汰掉了。然後再進行掃描。
這裏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一般等價物/想象共同體/信任的代表,這個定義是指的什麼東西?
其實這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錢的概念。而那個也只是錢的基本定義,展開的話更加複雜。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主要我們能正常使用,是否明白事物背後的運行機制並沒有什麼關係。這並不是智力低下的表現,而是我們並不關心。
所以我們用戶在瀏覽網頁的時候,不會在意這個網頁的背後的運行邏輯是什麼?如果沒有什麼選擇的情況下,這個網站也是可以供用戶使用很久的。
但是如果有一天,無意中發現了新的網站,並且感覺這個網站更好用。
那原來的網站就會立刻在用戶的腦袋裡面被刪除掉。
而後這個網站變成了首選的網站。
同理,當用戶在發現更好的 C 網站的時候。
原來的網站也就會立刻被刪除掉,幾乎不會再使用。
而 C 網站就會變成首選網站。
而這個其實是用戶使用網站的效率逐步提升的過程,捨棄之前不好的難用的網站。選擇更好的網站,一步一步的遞進。這也就從反方向促使,網頁設計師要不斷地去優化自己的網站,從而保留住更多的用戶。
網頁設計主要是面向用戶的,只有充分的了解了,用戶的實際對網頁的看法和用法,我們才能更好的去優化自己的網頁作品。在工作的時候,很多的小夥伴其實很難接到一個藝術類型的網站,或者是一個變化形式很多的網站。
我們大多數的時候,接手的都是一些很普通的網站,這個時候,是需要設計師合理地將網頁的信息傳遞出來給用戶,而不是給用戶創造多大的視覺衝擊。信息的有效傳遞永遠在網頁設計中一直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解一個,CRAP 設計理論,在你們日常的網頁設計中,只要合理地使用這個理論,就可以更好地編排出,信息清晰明了的網頁。
CRAP 分別是,對比(contrast)、重複(repetition)、對齊(alignment)和相近(proximity)。
這個網頁是接下來我們要修改的網站,是不是有一種小紅憤怒的感覺呢?信息混亂並且區塊的劃分也十分的紊亂。不利於我們去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
對比的定義是,避免版面上的元素過於地相似,可以使用字號大小的對比,文字與圖片的對比,重要信息與次要信息的對比。
為了減少雜亂信息對大家的干擾,我把這個部分轉換成了線框的形式,更利於大家觀察。
截取的這個部分,大家有發現嗎?這個板塊的標題、內文的標題以及內文,字號基本上是一致的。這樣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視覺識別會產生紊亂,難以閱讀。
這裏我們只需要調整一下線框的粗細度,整個的信息層級就可以很快區分出來了。
調整后信息就變得更好的識別了。
將線框轉換成文字,信息的層級就可以立馬展現出來。
與原來的文字形式進行對比,信息的識別度提高了很多。
對齊則要求版面上的項目不能隨意地安排,一個版面上每個元素應該與其他元素有某種視覺上的關聯性。這樣會讓這個版面更整潔、更精緻。
整件作品中,可以重複使用相同的視覺元素。包括字號大小,文字組的形式、空間配置等。重複有助於整體的架構安排,也可以強化一致性。在網頁設計中,往往大量地出現重複類型的設計。
老樣子,我們提取線框進行觀察。
這裏的文字是一個沒有對齊的狀態,我們在觀看的時候,就感覺十分凌亂。
只需要稍微調整一下,讓他們向右對齊,是不是在視覺上就整齊了很多
這樣在我們瀏覽網頁的時候,信息就可以很好地傳遞出來了。
右側這個部分其實就是在不斷重複的過程。
最後一個原則就是相近。版面上相關聯的項目要進行分組,這樣原來零散的項目就會變成一個整體,可以將不同的信息區分開。減少雜亂,讓用戶清楚地了解整個網頁的架構。
按照這個網頁架構,對其重新進行了標記,我們會發現,原來的網頁中,明明是重要的 A 部分,佔比竟然小於 A1 這個部分,這個架構明顯是有問題的。
重新調整后,突出了A 與 A1 的信息的層級,下方 B 與 C 上下排列 這樣更適合用戶的瀏覽習慣。根據相近的原則,不同的信息模塊,距離要遠一些。讓用戶瀏覽的時候,視覺是一個「F」型。
首先繪製版面網格。
這個網格的可視範圍是 1200px。
根據網格置入圖片和線框圖,觀察效果。
根據線框圖添加文字,整體的信息變得清晰明了。添加橫線區分信息,信息層級就凸顯出來了。
放大的觀察一下。
接着添加按鈕的部分。這裏按鈕使用的線框轉實色的動效,可以非常容易地讓用戶進行操作。
而右排的文字則是使用,加下劃線的動效,方便用戶點擊跳轉頁面。
這裏也是繼續前面的步驟,將我們編排好的文字置入,網頁中的按鈕的形式大小以及字號的大小對比,依然是依照重複的原則,增加網頁的整體性。
置入最後一個部分的內容,整個網頁的框架就已經做好了。
置入圖片后和原來的網站進行對比,信息的有效傳遞性大大的提升。根據我們前面的原則,原來的網頁也就不會在用戶的選擇範圍內了。
一個網頁設計師在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多去以一個用戶的心態去設計和調試自己的網頁,可以大大的提高自己的網頁的實用性。如果很難做到去主觀化,可以邀請幾個用戶進行實際操作,進行可用性的實驗,同樣也可以很好地理解用戶的思維習慣。
總結起來就是,網頁設計是以用戶為主體的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牢記 CRAP 的設計原則,這樣會讓你的網頁,在不出現大的錯誤的同時,還能提升信息的有效傳遞性,留住更多的用戶的群體。好的,那我們的課程今天就到這裏了,我們下期見,拜拜。
拓展閱讀:
靈感乾貨!20個視覺、體驗和內容俱佳的優秀網頁設計
設計的靈感來源多種多樣,不僅僅要了解別人的視覺設計,而且需要仔細體驗實際的效果。許多優秀的網頁設計作品,不僅僅有着突出的排版設計,而且在動效、交互、體驗上有着頗為值得學…
閱讀文章 >>
歡迎關注研習設的微信公眾號:「Yanxishe2017」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5網站_用戶思維你真的理解嗎?5000字乾貨+案例幫你快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