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五註冊平台官網_還不熟悉Figma?為你詳細介紹這個面向未來的設計工具

最近有一款新興設計工具 「Figma」 逐漸走進了大家的視野,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或者上手嘗試了這款軟件,不過似乎還是有不少同學對 Figma 一頭霧水,不知道這是哪裡殺出來的程咬金,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Figma。

Figma 是什麼?

它是一款類似 Sketch 或 XD 的 UI 設計工具,但 Figma 跟后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它基於 web,也就是說只要有瀏覽器和網絡就能開、就能用。

目前 Figma 在國外收割了一大批擁躉,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 Twitter、微軟、Github 以及 Dribbble 等等。在國內的熱度雖然還沒有這麼高,不過 Figma 正在逐漸搶佔 Sketch 的用戶,比如最近很火的閱文,其體驗設計部 YUX 已將海外項目 webnovel 全部遷移至 figma。

那麼它何德何能,可以成為如此耀眼的新星呢?

Figma為什麼厲害

1. Windows上最好用的UI設計工具

由於 Windows 生態的緣故,UI 類的專業設計工具似乎對 windows 都極度不友好,不管是像 sketch 這樣根本不開發 windows 版本,還是 XD 這樣哪怕有 windows 版,也是各種閃退、bug 頻出,總之 windows 的 UI 設計體驗向來是非常差的。

這時候 figma 給 windows 帶來了媲美,甚至超過 sketch 之於 mac 的體驗。基於 web 這個基本特質決定了 figma 非常容易適配全平台,只要你的設備有瀏覽器,聯了網,就隨時隨地可以快樂地進行設計。

不管是 macOS、windows、Linux,甚至最近連 iPad 都可以了!

2. 絲般順滑不卡頓

不管是曾經習慣用 Ps 做設計的同學,還是用 sketch 的同學,我想你們都有被卡頓的支配的恐懼,圖層一多、文件一大、頁面一複雜就連移動圖層都變得異常費勁。

在使用 Figma 之前,我也以為線上的軟件必然比本地的好不到哪裡去,但後來發現我錯了,臉都被打腫了,這裏演示中因為 iOS 沒有 figma 版本的 guideline,所以用谷歌 MD 的替代,文件量大致相當。

Figma 似乎並不怎麼消耗本地資源,也完全沒有 sketch 那樣嚴重的內存泄漏問題,所以當我打開同一個 APP 項目文件,Sketch 內存(加緩存)佔用達到恐怖的  16G,figma 甚至不足 160M。

經過實際體驗來看,無論多大的文件,Figma 似乎都能達到流暢的 60 幀渲染。

3. 大殺器 — 全局組件

Figma 的組件和 sketch 類似,但又有區別。

得益於線上協作的模式,你可以在 figma 新建一個專門的文件來定義組件(component)或者樣式(Style),再把這個文件發布到庫(Library),這樣你團隊中的所有成員都可以在團隊中的任意文件調用這些組件。

而只要修改其中一個組件的樣式,團隊中所有的文件內用到該組件的地方,都能選擇是否要同步更新。

有同學可能會問 「啊那不是和 sketch 的 library 一模一樣么?」

區別在於 Figma 的組件庫是同步、實時、全員更新的。這就意味着團隊中每一個成員和組件庫之間的交互都更加快捷高效,而組件庫可以更新給全部成員、全部文件,再也不用像 Sketch 那樣 10 個人 10 種不同的組件版本了。

4. 拉攏團隊用戶的核心競爭力 — 團隊協作

而 Figma 最核心的競爭力,非團隊協作不可,這也是 Figma 能夠抵抗 sketch 贏家通吃的大勢,硬生生從 sketch 手裡搶下一片市場的關鍵所在。

它進可實時協作,幾位設計師同時操作同一設計文件,不用再受你改一下保存完之後他才能再改第二下的困擾;它退又可評論留言,哪裡急需修改、哪裡優先級較低,又或者如果恰好馬上下班,卻有地方需要記錄的話,這個功能絕對屬於殺手級 feature。

5. 恢復歷史版本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對一個文件一頓猛改之後眼疾手快行雲流水地按下了 ⌘+S 和 ⌘+Q ,美滋滋交稿下班之後 leader pick 了前一個版本。儘管這是小概率事件,不過一旦遇到就只能欲哭無淚地修改回去。

Figma 在這一點上就做的非常到位,版本管理體驗良好。

Figma 中每一個成員做的每一次修改都會自動生成對應的歷史版本,即使一些成員誤操作修改或者刪除了一些東西,依然有機會一鍵搶救。

FIgma 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但 Figma 目前也有一些有一些可能「勸退」新人的問題:

1. 無中文

我想作為設計師,認識幾個英文單詞並不是什麼難事,新人只要多用幾天軟件,一邊用一邊查查詞典,就 Figma 裏面這些單詞量並不成問題。

2. 全程需要聯網

同樣是由 Figma 線上工具的特質決定的,在沒有網絡的特殊情況下可以先使用 sketch 來完成工作,再將 sketch 文件導入 figma,圖層、蒙板、圖片、矢量幾乎全部可以保留下來。

3. 網絡不是特別穩定

由於 figma 服務器在海外,所以國內網絡直連不太穩定。如果你想要又快又穩定的網絡訪問,找一個梯子對於設計師這種常年扒在牆頭往外瞄的人來說也並不是一件難事。

4. 插件、資源生態不夠完善

相較於 Sketch 來說,Figma 顯然還屬於後輩,所以插件生態還略顯單薄不是特別完善。不過 Figma 本體的功能已經非常完善和強大了,所以日常工作基本上都能滿足。

這些問題有些如果努力一下完全不成問題,有些也很好解決,有些需要時間去積累,但這完全不妨礙現在的 Figma 成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 Sketch 的軟件。

Sketch/XD/Figma 如何選擇

1. Windows用戶

如果你用的 Windows,那麼目前唯二可以用來做 UI 設計的軟件是 XD 和 Figma。

XD 今年 10 月起開始收費。當然不是全功能收費,但是「保存到本地」這一功能是需要收費的,否則只能存儲在只有 2G 容量的雲端,這就比 Figma 的體驗還差了。

所以在 10 月之前你們依然可以使用 XD,但 10 月之後,如果不想花錢你們將只剩 Figma 可用,想熟悉它不如趁早。

2. Mac用戶

Sketch 依然是國內的 UI 設計工具王者,如果個人使用且沒有團隊協作的需求那我還是推薦 Sketch,但一旦涉及到兩人或(尤其是)兩人以上的中小團隊,Figma 獨此一家的團隊協作優勢將展現的淋漓盡致。

另外一種情況是你想找工作,要做項目整理或者重設計,那麼在 Figma 中完成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你帶着 iPad 就能讓面試官看到項目源文件,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給自己加加分。

當然前提是,你最好得會翻牆。

結尾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中說設計長久以來就像一座封閉的孤島,受限於專業設計工具的本地存儲形式,設計師不僅與上下游的銜接困難,內部交流溝通的效率也不容樂觀。我們交給客戶視覺稿,交給開發標註切圖,交給設計師同事源文件,一項設計任務的輸出變得非常繁瑣和瑣碎。

現在,Figma 將這些孤島鏈接在了一起,開發可以直接查看對象屬性甚至代碼,設計可以查看調用組件庫、規範、原型、視覺稿,這些只需要一個分享鏈接。

所以我說 Figma 是面向未來的設計工具,一點都不誇張。

最後如果你們想嘗試 Figma 的話,有 Sketch/XD 基礎的同學只需要花一天時間熟悉一下 Figma 的操作和快捷鍵,就可以進行無縫切換,它幾乎沒有學習成本。或者實在不想自己摸索也可以康康我在虎課上錄製的 Figma 教學,過一遍就會,沒有難度。

想從Sketch 切換到 Figma?送你一份詳細的過渡指南!

越來越多的設計團隊開始從 Sketch 遷移到 Figma 這是大勢所趨。但是這兩個工具之間有差異,這篇文章我會為你分享一些無縫切換的技巧。 這篇文章來自 Buninux.com。如果你對於設計系統感興趣,…

閱讀文章 >>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超人的電話亭」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五註冊平台官網_還不熟悉Figma?為你詳細介紹這個面向未來的設計工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