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5網站_設計師如何提高搜索能力?來看大廠高手的獨家經驗!

本文不是系統介紹搜索之道,而是將自己的幾點搜索經驗概述如下,歡迎探討更好的「搜索之道」。

什麼是搜商

第一次聽說「搜商」這個詞,是大學入學時,何人可院長在新同學的第一堂課上,強調搜索技能對於一個設計專業學生的重要性,在何老師極具感染力的講說下,「搜商」這個概念在腦海里根深蒂固。也會有意識地關注這個能力的培養。設計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桌面研究工作,在做桌面研究時,信息檢索的能力和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於如何用好搜索引擎,如「使用雙引號來完全匹配搜索」等搜索技巧,在知乎上已經有非常詳細的介紹,在此不再贅述。梳理下日常在自己的工作中用到的幾個搜索方式。

幾個搜索的 Tips

1. 可靠且足夠廣的信息源

這是一切的基礎。

你是否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突然想到某個事情想去搜索了解。但就是想不起來叫什麼或者該怎麼描述,只能靠腦海里模糊的印象一次次搜索好像是「……」的關鍵詞。這種情況其實是自身沒有在腦海里檢索到核心的關鍵詞。所以在搜索前,需要注重平時的信息輸入,只有保障自身有足夠可靠且範圍夠廣的信息輸入源,在需要時才能快速地從腦海里定位到需要的「關鍵詞」,再去搜索更多的信息。

關於信息輸入,現在移動互聯時代的一個頑疾就是信息源太雜、多且質量參差不齊。關於信息輸入的管理,看過一篇不錯的方法介紹可以參考。

推薦一個:Muzli(梯子訪問)

2. 關注信息源頭

通過搜索引擎找資料的一個痛點就是,搜索到的東西來源和可靠性沒有保障,水平參差不齊可靠性不高,「信噪比」很低。通過百度或 Wiki 能夠隨手搜到一大把材料,但很多是二手信息或自己總結的內容,可信度或權威性都存疑。比如我想準確地了解「心智模型」的概念定義,來源等具體的信息,會通過 Intere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這個非盈利專業組織的網站以及 Alan Cooper 老爺子的「交互設計精髓」一書上的定義來獲取信息。前者屬於行業的專業組織,後者屬於學科內的權威書籍,引用這兩個信息源的信息,肯定不會出錯。

推薦一個:Intereaction Design Foundation – Literature

3. 善用學術搜索工具

寫過論文或讀過研究生的同學可略過此條

當需要深入了解某個領域或某個事物時,可以藉助學界的力量。借用谷歌學術的一句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常來說學界的研究會有一定的前瞻性或更關注理論探討。「你碰到的問題可能有一萬個人嘗試去解決過」。比如前段時間想弄清楚各個互聯網大廠或知名的設計諮詢公司的設計流程的異同之處。通過普通手段搜集到各家的資料之後,其實關於各家設計流程的內容非常之多且水平層次不齊,且有橫向對比的內容是少之又少。此時可執行的思路如下:梳理關鍵詞「Contrast、設計流程」→ 搜索相關關鍵詞+PD/Scholar 。通常都能直接獲取到相關關鍵詞的論文。國內的諸如知網,各大院校的在線圖書館資源等,需要時都可利用起來,在此也不贅述。

通過關鍵詞,搜索到如下論文,事無巨細地分析了學院派和各大設計公司之間不同設計理論的流程的詳細對比及觀點:

推薦一個: Google Scholar(梯子訪問)

4. 垂直領域的信息該如何找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關注行業,商業的信息,作為業務背景的信息或者專業研究的輸入。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有很多設計師不知該如何入手。最簡單的做法是通過垂直行業的新聞網站去找,如科技類的內容國內的 36 氪 、愛范兒等。國外的諸如 FastCompany、The Verge ,設計類的有 Designer News 等。此類網站的搜索功能通常都做得比較差,尤其是當你想搜索某個特定時間段相關的內容時,這時可以借用萬能的谷歌,只需要在搜索關鍵詞中加上具體的名稱,即可搜索該網站下的內容,比如「Material Design + FastCompany」,即可搜到 Fasrcompany 關於 MD 所有的相關報道。同理,你可以在谷歌搜索「iOS + Design + 任一媒體網站名稱」試試。

以上的例子更多是關於科技和互聯網行業的,其他行業同理,要做的就是先找到該特定行業有哪些標杆網站即可,比如財經類的「華爾街日報」,電影類的「IMDb」等等。總而言之一句話,想要搜索特定行業的內容,只要記住「關鍵詞+該行業標杆媒體網站名稱」即可。

推薦一個: Fastcompany

5. 善用以圖搜圖

設計師的一大特點就是能用圖說話絕對不想放字,很多情況下我們會通過 Pinterest、Eagle 等工具收集很多的靈感或素材,但有一個痛點是當你想深入了解某張圖片的具體來源或詳細信息時,以圖搜圖就顯得非常有效。舉個例子,此前研究關係圖的設計時,在某個群里看到這樣一張圖:

一看就覺得這張圖很厲害,可以扒一扒,通過以圖搜圖,找到了源頭,如下。同時也順帶找到了一個關係圖設計的寶庫,該書作者創建的網站——VisualComplexity(搭梯子訪問)

6. 日常

微信和微博內置的搜索可能是最快的了解時事的渠道了,了解一些日常的信息或行業內大新聞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比如微信的搜索能搜索朋友圈信息流中的信息,尤其是身邊的朋友們最近在關注的實事和信息。舉個例子,去某地玩耍或旅遊前,在微博上搜索地點的名稱,通常能看到最實時,最真實的狀態。

7. 其他

善用微信讀書或其他閱讀類軟件

你是否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想到某些內容好像在某本書中出現過,但就是不確定是什麼書。這種情況下,微信讀書中搜索文本的功能就是個有效的幫手。類似於瀏覽器中的 cmd/ctrl + f ,搜就完了。基於文本搜索,能快速定位到書中有相關字段的內容。同理,其他的閱讀類 APP 應該都有這個功能。

外語很重要,多試試不同語言的關鍵詞

如題,善用語言的靈活性,尤其在搜索的時候,腦海里想搜索的中文關鍵詞,可能對應不同的英語單詞,用不同的單詞可能出來的結果千差萬別,也可能搜索到很多超出期待的資料。語言的魅力就在此,如何從中抓住最有價值的信息,就取決於個人的經驗和知識儲備了。在搜索某些冷僻或小眾的關鍵詞時,尤其適用。

更多搜索技巧:

優設輕訪談!拿到需求無從下手?來看這7位設計大咖的私藏搜索技巧

你有沒有靈感枯竭不知所措的時候呢?我們召集了7位優秀設計師,揭秘他們的設計靈感來源,希望這一期的輕訪談能夠讓你輕鬆Get 到設計大佬的搜索技巧!

閱讀文章 >>

後記

我們處在一個信息極度冗餘的時空內,每天主動被動地接受海量的信息,但有用的,能留下印象的少之又少。隨着搜索引擎越來越強大和搜索方式的多樣性,很多信息根本不需要存儲在腦海里,需要的時候找出來用即可。在信息可視化領域有這樣幾個名詞:信息 → 知識 → 智慧。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類資訊、新聞、文章等都屬於「信息」,對信息進行歸納,演繹,比較等手段進行挖掘,使其有價值的部分沉澱下來,並與已存在的人類知識體系相結合,這部分有價值的信息才能轉變成自己的知識。

希望每個人都能不斷提高信息攝入的信噪比。可能大家都有自己搜索的黑科技,歡迎不吝分享 : )

作者知乎主頁:https://www.zhihu.com/people/zw-cai-92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5網站_設計師如何提高搜索能力?來看大廠高手的獨家經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