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女生有諸多飾品不同,男生通常佩戴的以腕錶為主,一個好的腕錶可以為男士大大的加分,所以有「女人買包,男人買表」的說法,而談到腕錶讓人自然聯想到的便是瑞士。如同汽車之於德國,香水之於法國一般,而腕錶也成為瑞士精神的一種象徵,比如我們經常以此為論據說瑞士人嚴謹、精細。
手錶的起源
人類在歷史的長河裡,很早就有了時間意識,大約6000年前,巴比倫王國首先出現日晷這樣通過太陽影子長短和方位變化來計算時間的工具,過了兩千年漏刻也在中國(漢朝)問世,之後大家都一直用着類似原理的工具計算時間,而第一個鐘錶的雛形要到十三世紀才在意大利出現。
△ 日晷是人類最早的計時工具
1270年,意大利南德一帶出現一種以秤錘作動力,每一小時鳴響的机械式時鐘,會自動報時,1336年第一座公共性的時鐘被安置在米蘭的一所教堂,接下來過了幾百年,法國、德國、意大利的教堂紛紛建起鐘塔,而我們現在見到最多的鐘塔的地方便是學校了,以此來警醒大家必須珍惜光陰。
後來發條這樣的技術產生了,時鐘的體積大大縮小,1510年時候德國人首先製造出懷錶,而且據說是一個鎖匠的發明。這個懷錶做成了蛋的形狀,鍍銅,是單針結構,因為發明所在地叫紐倫堡,所以歷史上將其稱為「紐倫堡蛋」。
△ 紐倫堡蛋
剛剛開始鐘錶都是鎖匠當作副業來經營,但慢慢大家對時間的精確度要求越來越高,才誕生了專業的鐘錶匠。隨後在1535年鐘錶業受到宗教衝擊,因為新教改革禁止大家藝術娛樂、穿華貴衣服及佩戴珠寶,懷錶被視為珠寶一類,所以大量優秀的鐘錶匠就從英國、法國及德國遷移到瑞士的日內瓦。
於是日內瓦就成了後來製表主要的世界中心。
不斷升級的計時工具
從時鐘到懷錶用了200多年,從懷錶到腕錶又用了足足300年,世界上第一款腕錶形態的時鐘出現在法國,而且跟那個法國著名男人拿破侖相關,就是其妹妹在1810年時候向寶璣(Breguet)定製了一款橢圓形手鐲形態的腕錶,其用意是希望作為一款首飾,所以那時候的懷錶手錶都被劃分到珠寶行列。
寶璣這個品牌始創於1775年的瑞士,在業界有「錶王」的稱號,因為業界有70%的技術源自寶璣的發明,當時不管腕錶技術如何升級無非都是圍繞兩個核心問題,其一是時間的精準,其二是使用的便利。
△ 始創於1775年的瑞士寶璣品牌
寶璣的大量發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大複雜腕錶功能,分別是陀飛輪、萬年曆和三問音簧,我們用比較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解說一下這三大功能。
陀飛輪是一種利用構成組件不停旋轉以抵消地心引力讓時間誤差得最少的技術,其中技術發展了3代,最後一代技術源自1993年中國香港製表大師矯大羽的發明,獲得專利后被稱作「中國陀飛輪」,經過不斷的升級在2000年時候號稱能做到幾十年誤差不超過一秒,這種技術造價昂貴,所以陀飛輪也被視為高級手錶的代名詞。
△ 陀飛輪技術
萬年曆對於机械手錶而言是一項非常難的技術,鐘錶大師只能選擇用精密的齒輪來「記憶」100年當中的特殊年份,它可以識別當前的月份,還知道當前的年份甚至知道今年是否是閏年,而這一切只能發生在小小的一塊手錶機芯中,可見其齒輪結構的複雜程度,擁有這種功能的腕錶是很稀少的。
△ 萬年曆技術
三問音簧又名「三問表」,顧名便可思義,三問音簧就是手錶擁有三種打簧不同的響聲,通過耳朵可分辨出「時」、「刻」、「分」的報時,是聲學與動力學巧妙運用的成果,讓時間可以聽出來。比如2點33分報時是兩個當聲、兩個叮噹聲(二刻,等於半小時)和三個叮聲。這種技術也是很奢侈的,一般集合這種技術的腕錶就好比時裝秀的服飾,一般不打算量產,只是告訴大家其已經擁有這樣的技術。
△ 三問表技術
踏入設計紀元
剛剛開始大家對鐘錶的追求都放在時間更精準這方面,直到其戴在手上變為一個飾品的時候大家才開始不斷琢磨其外觀設計,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而且剛剛開始只是作為女性飾品。
直到1904年,法國卡地亞手錶(Cartier)的創始人劉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亞(Louis Francois Cartier)送了一款懷錶給飛行員好友,沒想到其飛機結束后投訴卡地亞,認為當駕駛飛機時候要掏出懷錶看時間十分麻煩而且不安全,所以卡地亞就想到用一條小皮帶加扣子把懷錶固定在手上的方法,由此拉開了腕錶在男士之中流行起來的新紀元。
△ 卡地亞手錶創始人Louis Francois Cartier
當20世紀初腕錶開始流行取代懷錶的時候,瑞士憑藉其精密先進的机械技術擊敗了英國、法國及美國,成為世界鐘錶業的帶頭大哥,全球賣出去三隻手錶就有兩隻來自瑞士。所以瑞士名表品牌多不勝數,而且幾乎都是過百年的基業,比如知名度最高的有如下十個:歐米茄、帝舵、伯爵、百年靈、萬國表、 勞力士、江詩丹頓、百達翡麗、寶璣、浪琴。
關於腕錶設計首先想到設計史上經典的一句話「Form follows the function!」,這句話來自芝加哥學派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路易斯·沙里文(Louis Sullivan),中文意思便是「形式追隨功能」,這在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及建築設計上都非常適合,何況如此講究精密的腕錶。
用一篇超全面的好文,幫你認識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里斯
現代設計之父、工藝美術運動引領者、世界第一所綜合設計公司創始人是如何走上設計之路的?
閱讀文章 >>
在瑞士眾多知名腕錶品牌中,以設計特色而論可謂各有所長,只能說是否喜歡而無法判斷好壞,所以我們只挑其中一個品牌來簡單談談,那便是全球公認的「腕錶之神」——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
腕錶中的勞斯萊斯
除了「腕錶之神」這樣的稱號,百達翡麗有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綽號,那就是「腕錶中的勞斯萊斯」。
△ 「腕錶中的勞斯萊斯」百達翡麗
百達翡麗的創始人一共有兩位,分別是安東尼·百達先生(Antoine Norbert de Patek)和阿德里安·翡麗先生*Jean Adrien Philippe)。其品牌創立於1839年,剛剛開始只是安東尼·百達在經營,阿德里安·翡麗於1851年加入。
百達翡麗是瑞士僅存的真正的獨立製表商之一,由頭至尾都是自己生產,培訓一位能上崗的製表師就需要十年時間,而且發展了接近兩百年他們都信奉一個主旨,就是追求完美,所以為了保障質量都是每年限量生產,比如剛剛開始每年僅僅生產200個產品,所以到如今世界上現存的百達翡麗的總數並不多(約60萬個),這樣也讓其顯得更佳尊貴。
△ 百達翡麗培養一名製表師需要十年
一百年前百達翡麗每塊表的平均零售價就達13萬人民幣到20萬人民幣之間,1999年時候,一隻百達翡麗懷錶在美國更是拍賣出1100萬美元的天價,摺合人民幣7000多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貴的表」, 2014年名為「Henry Graves Jr. Supercomplication「的懷錶更是拍出2400萬美元的價格,摺合人民幣1.6億,所以相比勞斯萊斯其實它們貴多了。
百達翡麗在1932年推出了旗艦表型Calatrava,這款手錶以簡約的設計為特色,其理念正是來自德國包豪斯的現代主義,將形式與功能融合在一起,這個系列如今仍舊是百達翡麗的主打產品,不斷圍繞經典的形態推陳出新,也成為其品牌符號式的象徵。
用一篇超全面的好文,帶你了解包豪斯的前世與今生
跟設計師談歷史,第一個應該聊包豪斯。 因為,大多設計師一直以為,包豪斯是一個人。有圖為證: 今天我可以很負責告訴大家,包豪斯並非一個人,而是一個機構,但到底是什麼機構,對…
閱讀文章 >>
△ 靈感來自包豪斯的Calatrava系列
百達翡麗的設計魅力其實在於機芯,而腕錶的每個零件也以人手打造,細節極為講究,錶盤設計無與倫比;琢面巴頓式指針、人手打磨工藝,以及各項突顯百達翡麗與別不同之處的特色細節,百達翡麗錶殼結構看似簡單,但在製作上絕對一絲不苟,比如百達翡麗一直堅持大部分錶殼都由自家工匠以金或鉑金等貴金屬打造,這些獨特元素成就其設計的重要標識。
另外堅持手工也是百達翡麗得以尊貴的主要原因,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價值跟藝術品相近,所以全球腕錶收藏家的首選都是百達翡麗,畢竟隨着年月流逝其產品其實擁有了投資的價值。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設計史太濃」: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五登錄網站_打造奢侈名錶王國:漫談瑞士設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