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五平台首頁_從非科班到大廠資深設計師,我是如何快速進階的?

最近發現有很多童鞋關心如何從UI進階到UX的問題。那麼我以一個非科班出身的UI到大廠資深UX的經歷,不帶黑話用4k字作文給大家描述一下這兩者之間如何無縫進階。

尋求轉變的背景與緣由

在分析進階方法之前,先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理清3個問題:

  • 定義兩者差距
  • 弄清兩者的生存環境
  • 找到進階的理由

1. 從UI到UX的距離

之前寫過一篇UI和UX到底有何異同的文章,裏面詳細的描述了UI和UX在國內外環境下的真實差異。偏專業的解釋2者的差別就是設計思考側重的不同,一個偏感性的視覺層面,另一個偏理性的調研和數據層面,在國外2者並不存在進化關係,只是側重不同而已。

但在國內為何UX變成了UI的進階呢?並不是像一些平台所言的表現層已經沒有更多的探索空間亦或可以被人工取締了,而是因為國內大廠的UX在全鏈路設計師的基礎上被賦予了更多商業使命。他們既不能疏忽視覺、易用度上的UI基礎表現(畫個界面吧);還要定期review用研的報告定製對應設計決策(來搞個競對設計分析吧);及產品的埋點數據看看有沒可以做體驗優化的點(來個梳理各路徑做體驗優化吧);還需要手動接受各種一線業務戰略信息以此定製各種短期和長期目標(給你負責的業務線設計做個目標規劃吧)。

從個人的親身經歷感受來談轉變前後的感受就是,儘管我還只是個小餅乾,但被黑話包裹着的我,要操的心老多了。

2. UX是哪裡的產物

之前有一些嘗試轉型的童鞋和我說:「啊,我們小公司的設計師根本沒有時間做UX的那些優化推進,每天就是被畫界面的產品需求擠壓着。」好像我們就發現一個現象,資源越少、業務線產品生命周期越靠前的公司業務對於設計師的定位就越偏向視覺執行層。

所以所謂UX是大廠的產物嗎?

其實這也不是一個絕對值,雖然大廠的人力財力資源相對豐富,對於設計師的要求更注重全鏈路與業務思維,但大廠的業務線繁雜,並不是所有業務線都有成熟的UED團隊負責。所以在一些大廠也仍然會在邊緣業務線或者新孵化的小項目組出現大量的純UI向定位,通常去了這樣業務線的同學就會發現每日仍然還是沉浸在各種畫圖中無法自拔,甚至連做系統搭建和項目沉澱的時間都沒有。

3. 進階后你能獲得怎樣的有效職場收穫

其實從普通UI轉變為大廠的UX是個挺心累的過程,時常在各種操心與壓力中懷念當初當一個快樂UI小美工的日子,安安靜靜的追逐每個圖標1像素的精緻。但是為何還是要轉變,想起之前有個讀者聊天時說的話,「要說開心呢還是小時候最開心,畢竟開心和掙錢是很難兼得的」。

進階為大廠UX之後,雖然你要做的事情變多了,但是你做的事情的含金量卻是顯著提升的。這裏我們舉例說明,一般大廠成熟業務線對UX的日常業務型需求都不會太多,你有足夠的時間去好好思考業務訴求,進行發散和沉澱,甚至還能擠出時間是不是搞個自驅項目。這對於你之後再選擇你的職業道路都有着跳板一般的作用,拿到大廠UX背書之後,你既可以退而求其次,也可以更輕鬆的追逐更高更有「利」的平台與職級,也就是說,進階就意味着選擇權把握在自己手裡。

專業技能層的轉變

1. 認知要素模型

從UI到UX最基礎的轉變應該是從認知要素模型(即設計時從上至下的思考層面),用戶體驗要素在純UI的基礎上多加了2-3層,完整的5層如下圖所示:

要進階大廠UX要學會利用這5層模型覆蓋到設計方案中,讓你的整個方案從單純自嗨的視覺交互上升到具有業務說服力的維度。

這裏我們在簡要列舉一下這5層要素都涵蓋了哪些子內容:

  • 戰略層:商業價值/目標用戶/市場現狀與預期/項目挑戰與風險/項目規劃
  • 範圍層:項目背景和目標/產品功能概述/非功能性需求(例如風格訴求)
  • 結構層:產品結構/信息架構/頁面結構/交互流程
  • 框架層:信息設計/布局設計/交互設計
  • 表現層:視覺設計

以上內容並不要求每個同學都一一列舉,深入了解,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精力由淺入深的逐步加深了解與應用。從高級UX到UX設計專家的未來之路很大一部分也是依賴着這5要素的應用深度而走的。(PS: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舉例給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學習,或者等我以後一一碼給你們)

2. 設計方法論

在我們還當著快樂小UI的時候,常常也會關注一些交互理論定律,比如什麼神奇数字 7±2 法則、菲茨定律、接近法則等等。但基本不太會接觸體驗設計的方法論,而這恰恰好正是非常重要的進階之鑰。

以下同樣給大家列舉平時我們比較實用的體驗設計方法論(之前有同學要求出個合集,這就來了):

  • SWOT模型-優劣勢分析法
  • 雙鑽模型-結構化設計方法
  • Kano模型-用戶需求分類優先級模型
  • GSM指標-Google體驗團隊提出的指標體系
  • 五度模型-Google heart模型本土化版,常與GSM合併使用分析活動各數據指標
  • GUCDR模型-設計推導模型

△ 雙鑽模型

體驗設計的方法論遠不止以上我列舉的這些,大家可以在職業生涯慢慢沉澱,把他們一一應用起來。當有一天你發現你的作品集不再是僅僅用幾張界面圖就可以表達的了,就說明你已經基本進階成功了。(這裏同樣篇幅原因,以後有機會再結合案例給大家一一分享。)

設計法則合集:https://www.uisdc.com/zt/design-rules

設計方法論:

進階教程!如何在設計中應用經典的雙鑽設計模型

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中說:“設計的實質在於發現一個很多人都遇到的問題然後試着去解決的過程。”如果說解決問題是設計的核心價值,那麼我們可以將解決問題分解成“問題是什麼…

閱讀文章 >>

需求太多做不過來?試試這個大廠都用的 KANO 模型!

在做項目做產品的過程中,經常會接到來自 PM/領導/業務方等等的各種需求。哪個需求優先級高?哪種呈現方法更靠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個非常實用的需求分級方法 —— KANO模型。

閱讀文章 >>

進階必讀!高級設計師常用的設計模型都在這兒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設計人員來說,設計方法和設計模型就是輔助我們更好做設計的利器。就像廚師做菜時候的菜譜一樣,面對新的菜單,能更快指引我們做出味道不錯的佳肴。 體系…

閱讀文章 >>

3. 工作流

上文也提及過UX的工作覆蓋度非常大,這個大的邊界與範圍非常的模糊,可以用蝙蝠俠裏面的一句台詞概括就是:「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能力最大,責任越大)」雖然不保證錢也越多,但是你的競爭力一定會越強。

從UI進階到UX之後我們需要接觸哪些新的工作流呢?

  • 用戶調研:定量調研/定性調研
  • 市場調研:競品分析(市場/功能/設計等維度)
  • 設計決策:焦點小組/用戶體驗地圖
  • 體驗評估:可用性測試
  • 體驗優化:用戶體驗路徑/流程漏斗
  • 效果驗證:A、B測試/埋點數據

以上基本就是一個基礎完整的UX工作流了,中間的步驟依然會根據團隊的資源配比以及業務的推進速度來做有效的跳過與投入比調整,能完整走一遍的團隊業務其實微乎其微,但是復盤的時候我們又一定會把這些流程補上,因為這些工作還是有利於我們下一個版本的改進與優化的。

思維意識層的轉變

1. 從整體到局部

初來某Di的時候常常被老闆教育要有大局觀,那麼到底啥樣才是有大局觀呢?其實無論是UI還是UX在工作和跳槽中都需要遇到設計決策和設計方案說明的時候,兩者思考執行的路徑以及表述的邏輯,區別就在於思考的維度。

擁有大局觀的開始從脫離細節的沉浸式表達開始,嘗試先了解整體大局(大到戰略業務目標,小也到本次項目的產品目標),再落地設計細節。

再通俗一點來說就是陳訴方案時避免從icon粗細、卡片圓角多少px、配色多少種等執行細節開始描述,先給出項目的背景與業務目標,通過競品比對等分析后得出對應設計策略,再細節表述每個設計策略對應的落地視覺和交互方式是什麼,這樣就會慢慢靠近一個有大局觀的UX思維。

2. 如何不知不覺的說出黑話

大家估計也都發現了,很多大廠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黑話系統(就是生怕別人聽懂了就不高端了的各種專業方言),比如某Di的「抓手」、「用戶心智」、「夯實」等。剛開始的時候非常努力的只是入鄉隨俗也開始用這些詞彙,但在之後的述職、面試中突然發現這些詞彙的好用之處,就是它們確實能以簡短的詞彙很精準的表達出業務目的,且使得你的整個表述過程都非常的專業以及「不明覺厲」。

對於黑話的建議大家適度了解即可,它只是個調味劑,如果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多看大廠的復盤類文章或找在大廠的同學聊聊天。

大廠復盤案例:https://www.uisdc.com/zt/redesign

加送2條快速升級的錦囊

雖然我們都不喜歡販賣焦慮,但是你明明可以提前「富起來」為啥不呢?下文冒着得罪各位前輩的風險給大家分享職場真相:

1. 不是所有項目對你都有意義

在做互聯網設計工作的起始,幾乎無一例外的老闆們都會要求你深度沉浸在業務線中,無限投入精力做該業務賽道上的需求。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業務線上項目都對你的職業成長起到加速作用,完全沉浸在業務線中的你也許是個好學生,但不一定是個聰明的學生。

繼承老闆們的意志,你會獲得暫時的晉陞、暫時的無敵年終獎成績。但這並不代表你就真的變的很強,強到離開這條業務線離開這個老闆,也可以在任何地方都所向披靡。所以我覺得就如同學生時代一樣,老闆就如同老師,尊重且學習,但不代表全盤接受與無腦跟隨,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學會安排事情的優先級與投入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來說說什麼樣的項目對轉型或升級更高職級的體驗設計師的職業生涯而言是有加速幫助的:

  • 可被量化的項目(即可獲得正向數據反饋的項目)
  • 大型設計系統0-1搭建類項目
  • 線上組件庫搭建項目
  • 落地后可能橫向影響其他部門或業務的項目
  • 自驅創新類設計項目

如果你是個想要快速進階大廠UX的初中高級設計師,發現你的工作中沒有覆蓋以上5點其中2點的項目,建議思考是否被高強度業務線基礎需求擠壓了自己的成長沉澱空間。

2. 不要依賴培訓班給你加速

不建議大家盲目依賴培訓班來提升自己的原因主要是2個,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

現在市面上的培訓良莠不齊,為了商業利益沒有實在可靠幫助的占多數,大家單依靠自己有時候不容易判斷。很多時候是聽的時候不明覺厲,但是事後才發現好像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任何轉變幫助,白白浪費了金錢和時間。

嘗試自己梳理知識體系雖然剛開始不知從何下手,但你會獲得除專業外額外的能力值:整合、歸納、自驅的能力。也許專業上涉及的知識點有所不同,但互聯網設計師乃至大多數職業都需要這3個能力去支撐你在職業生涯里走的比別人更快更好。

如果還有童鞋不知該從何開始梳理,這裏推薦大家從看幾個平台的推文開始(我自己平時看的):

優設(每日更新精選設計類文章)

各大廠的官方公號

看多了之後你就會頓悟出哪些類型的知識可以進行劃分歸納,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再把他們都應用到實際工作案例中。前期開始會藍瘦香菇,但慢慢摸索出自己的學習方法論之後你就不用再氪金去冒險尋求加速了,因為憑藉一己之力可以在同等性價比下更快更強hiahia~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Nana的設計錦囊」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五平台首頁_從非科班到大廠資深設計師,我是如何快速進階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