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關於設計師自下而上推動立項的一些心得。
在過去 3 年多以來,我所在的公司里比較推行立項制的文化。公司內或者部門內每年都會舉行 hackathon 活動,氛圍很有意思,而且最終產生了很多有價值可行的一些項目。我一直比較喜歡這樣的氛圍和文化,我在過去這幾年裡在設計組內立項過很多次,並且落地執行了一些有用的設計,但也經過一些波折,比如風險的把控、時間的安排、人員分工的協作、質量產出等,這個設計師自下而上立項比較考驗設計師專業能力之外的 4 個方面的綜合能力:洞察力、推動力、溝通力、風險把控力。
洞察力
首先,設計師在發起項目之前要有一定的洞察力,比如看到什麼樣的新機會,這個機會能不能做下來?其次,觀察公司的整體方向,以及合作方的動態。這個洞察其實就是對一個人的敏銳度的考驗。
我把這個敏銳度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行業的大趨勢。第二是公司內的趨勢。
行業內的大趨勢自然離不開設計師日常的廣范涉獵了,比如最近的行業動態是什麼?大家關注的趨勢是什麼?對行業的洞察其實是視野的開闊。
其次,第二層次,公司內的變動趨勢,比如,公司明明在做戰略調整,要轉型做基金業務,而你偏偏要做理財產品的創新設計,這顯然是發力不在一個方向上。
推動力
設計師立項不同於常規項目,可以遵循流程,有節奏與規範地鋪排開。他需要設計師具有很強的自下而上的推動力。
這個推動力又不同於執行力,而是一股逆流而上的勁兒,遇到困難和阻撓不輕易退縮,清楚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在哪,為了實現達到目標具有很強的內驅力。
自下而上的推動最大難度在於協同一致,而這個協同一致的關卡就在於項目價值的衡量,也就是說這個價值是解決設計團隊內部問題,還是解決公司核心問題。雖然都是解決問題,但價值卻有不同,比如設計師立項學習 c4d,與設計師立項創新體驗提升普通用戶轉化付費用戶。這個對比就很明顯了,前麵價值是為了設計練習,短時間內是無法產生實際效用或用不起來的內容,而後面就不一樣了,能見到實實在在的價值效果。
溝通力
接下來就是溝通了,設計師立項拋開設計練習方面不談,一般都是牽扯到各個部門的合作方。如何讓上游和下游和自己一起攜手共進呢?
利他思維!
找到一致的目標。也就是結合各個部門的一致目標去做,去想別人能從這個項目獲得什麼利益價值,這樣才能更好推動下去。設計師盡可能去找需求方來溝通設計立項的規劃,比如設計師要立項做播放功能的優化,但是單從播放的體驗來做,時間周期都無法推行,如果我們結合數據,結合需求方短期的目標,從體驗上幫助需求業務方提升數據的目標,這樣這個立項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
接地氣!設計師和需求方高效溝通的5種技巧
設計是一門溝通的藝術,下面我分享幾個自身工作的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少了前期與需求方的溝通,你可能會在無修止的改圖當中,一點點的磨滅自己的激情。 少了中期的溝通,你…
閱讀文章 >>
風險管控力
項目進程中對控制風險有:一是控制風險因素,減少風險的發生;二是降低風險損害程度。
我們先來看看設計師立項會遇到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人的變動、合作方時間進度、資源不足、周期不夠等一些情況。
怎麼做降低風險?
按時間軸把任務規劃顆粒度盡可能細,細化到任務的每一個節奏的對應的人和時間節點。其次,對人的資源搭配有 plan b的機動支援。最後降低風險損害程度,可以從多次做 review、階段溝通來降低風險。
好了,以上 4 點 get 到了嗎?其實最核心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需要找到立項價值和目標,這樣我們才能運用利他思維找到合作共贏的機會,而不是單方面設計團隊內的自嗨立項。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詠舍」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五登陸地址_學會這四個方法,幫設計師自下而上推動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