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5網站_我的十四年設計路(二):在蘑菇街做設計

前文回顧:

前蘑菇街總監的十四年設計路(一):野蠻生長的5年

從我2006年進入互聯網設計行業,至今已有14年了,我會用一系列的文章總結我的經驗與得失,提煉我的設計理念和管理思路,以饗讀者。

閱讀文章 >>

2011年2月份左右,短暫的創業歷程宣告失敗,我和朋友也散夥了。我只能繼續找工作,我不停的投簡歷不停地面試,有時候一天四五個面試下來,說自我介紹說得我都有點想吐。

但我沒得選擇,只能繼續堅持,可當我找了一個多月都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后,內心的焦慮感開始無法抑制的逐漸增加。就在我快焦慮到極點的時候,我在網上看到了蘑菇街的招聘信息。

之前和我一起創業的朋友一直在關心我找工作的進展,他告訴我這個公司的老闆(修羅)是個知名的設計師,你跟着他肯定能學到東西,值得投簡歷試一試,於是我二話不說就投了簡歷。

記得當時蘑菇街在網上的招聘信息中明確的說:目前處於創業期,所以比較辛苦,工作時間朝九晚九,每周只休息一天。這樣的條件可能會讓不少人放棄投簡歷的想法,但對我這種連建築垃圾清運都干過一周的人來說,只能算小菜一碟。

很快我就接到了面試通知,當時的蘑菇街在一個叫山水人家的小區內辦公,整個面試的過程讓我感覺很友好,修羅也是個非常和氣的人。具體聊了什麼我已經記不清了,但我記得修羅問了我朝九晚九每周單休能否吃得消,我很痛快地回答沒問題,心裏想的是「只要能學到東西就值了」。

面試結束時我問修羅什麼時候能給我回復,我說我比較焦急,希望能早點定下來。他安慰我說找工作不要太焦慮,要慎重做選擇,讓我回家耐心等消息。

沒想到第二天下午我就收到了修羅發的錄用郵件,他問我什麼時候去上班,我高興的回復他:明天就來!

直到今天,我每次看這封郵件依然覺得很感慨。

初來乍到

第二((3月26日)一早我來蘑菇街報到,公司給我配了一套裝備:一個Mac mini主機加普通显示器加Windows的鍵盤鼠標。沒想到這給我帶來了進公司后的第一個挑戰。

首先我之前從沒用過蘋果系統,所以不熟悉各種操作和快捷鍵。我上網搜索到了蘋果系統的各種快捷鍵之後,又發現和Windows的鍵盤對應不上。最大的問題還不在這,而是Mac mini的性能不行,每次在PS里做一個簡單操作,按下保存后,都要過2-3秒才能保存成功,而且是在我盡量不開其他任何軟件的前提下。

雖然剛進公司我接到的都是比較簡單的任務,但是我的效率依然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我本來誠惶誠恐的心更是感到很大壓力,生怕自己連試用期都過不了。果然沒過多久,修羅就溫和的提醒我要注意效率問題,於是我更慌了,只好努力把蘋果系統的各種快捷鍵背下來,用手速來彌補電腦性能的缺陷。

幸虧我過去做設計一直養成了用快捷鍵的習慣,這次果然幫到了我,大約一周左右我就把快捷鍵都用熟了,操作速度慢慢也提上來了。可能這也和我們最早學電腦的時候是從DOS系統入門有一定關係,畢竟DOS系統連鼠標都沒有,不用快捷鍵就無法使用電腦。所以這一關讓我給順利度過了。

剛進蘑菇街的時候就只有我一個設計師,這張圖是在山水人家辦公室里,我正在給同事們講解PS的基礎操作。

我給修羅打下手

蘑菇街前期的主設計師其實是修羅,所以當時的流程一般是修羅先定好主風格,然後剩下的頁面全都歸我設計。因此這也是我設計水平進步最快的階段,原因是我在和修羅的合作中,從他那裡學到了做出好設計的那些根本性原則。

過去我做的設計,多數時候都只是為了滿足客戶的要求,根本沒有什麼設計原則可言,客戶喜歡就是唯一的原則。

相信很多有類似工作經歷的設計師都能體會到這個感覺,當設計師毫無話語權的時候,想要做出好的作品,想要在設計上持續進步,難度是相當大的。

而我學到的這些設計原則其實一點都不玄乎,無非是「柵格化、親密性原則、一致性、對比」等等,只要你看過幾本知名的設計師寫的書,就會發現這些原則基本上是大師們公認的,且在書裏面重複念叨的。不過我在這些年的工作中發現,還是有挺多設計師不在意這些設計原則的。

古人那句老話說得好: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只喜歡秘訣和必殺技,卻看不起貌似簡單樸素的真理也許是人的本性,我也是經歷了很多挫折后才醒悟的。

第一次做主設就遭到「暴擊」

我熬啊熬,終於等來了讓我做主設的那一天。隨着公司的快速發展和擴張,修羅沒有時間精力繼續做設計了,加上我的水平比剛進公司提高了很多,所以我獲得了為蘑菇街改版做主設的機會。

本來做主設是一件讓我興奮激動的事情,但是過程的難度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對於改版的難度我事先是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的,但是隨着改版的進行我發現難度遠遠超出我的想象。

我做設計時輸出的設計稿有在文件名後面加編號的習慣,所以我相對完整的記住了這個過程:

  • 當我輸出到10多版都沒有通過的時候,我開始感覺到受挫;
  • 當我輸出到20多版沒有通過的時候,我開始感覺到茫然;
  • 當我輸出到30多版的時候,我已經不知道怎麼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 直到我硬着頭皮輸出到第50版左右時,才終於獲得了通過。

所以我把這次設計經歷形容為「暴擊」,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心性上的磨練。因為任何一個正常的設計師,在被否定了二三十次之後肯定都會感到心理受挫,我也是如此,但好在我堅持了下來。

最後設計稿獲得通過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至今堅信不疑,那就是任何設計作品只要用心去修改50次、100次,一定能成為精品,怕只怕你無法堅持到底。

所以後來我做管理的時候,如果有設計師多次修改仍然無法拿出滿意的設計稿,我會盡可能支持他繼續修改,而不會輕易換人。因為堅持到底的話,對於設計師來說可能獲得更好的作品,對於團隊來說有可能收穫一個意志力更堅定的夥伴。

一些成長感悟

雖然後來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管理團隊上,慢慢變得很少親自做設計,但我還是能感覺到自己繼續在成長。不同之處在於,過去我的成長是從自己做設計的過程中吸取養分,而後來我的成長是從團隊協作的過程中吸取養分,我沒想到這樣成長的速度反而更快。

設計師想要快速成長,最核心的問題是什麼?是思維方式。任何設計師在每個階段的思維方式都是在過去的工作中養成的,如果遇到了瓶頸或困難,思維方式很可能需要進化,而且思維方式是成長最佳突破點。但如果每天依然是和過去一樣麻木的重複工作,不進行思考和反省,那想要改變現狀是很困難的。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大膽嘗試新的工作內容,一直做營銷視覺的人去嘗試做UI界面,一直做UI界面的去嘗試做做營銷視覺活動,一直在單幹的人去嘗試和人一起合作項目,經驗豐富的人嘗試去帶新人或者帶項目。接觸自己不熟悉不擅長的領域,是更新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改變自己思維方式的最好辦法。

當然,還有更狠的方式,就是轉崗去別的崗位一段時間。這些年我自己由於幾次轉崗,所以思維方式上產生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這時候再回頭去看過去自己的思維方式,就能徹底看清問題所在。只是這個辦法風險比較高,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我在蘑菇街自己做設計的時間相對不長,更多的時間還是做管理。下一篇我想寫我在蘑菇街做設計管理的經歷過程,希望能把我在管理這個角色上的成長經過盡量多寫一點出來。

其實我認為做管理就是以人為鏡,映照出來的是管理者自身的方方面面,無論缺點還是優點都會加倍放大。後面這幾年曆經坎坷,卻反而讓我收穫巨大,到現在我都為自己感到慶幸。

設計管理相關的內容其實適合閱讀的人反而更多,因為無論是設計師、高管、老闆、或是與設計師合作密切的崗位,都需要一個新的角度來觀察了解設計團隊,這樣對未來的工作肯定能起到一些幫助。後面我可能會多寫幾篇管理方面的文章,也希望大家繼續關注。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設計心術」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5網站_我的十四年設計路(二):在蘑菇街做設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