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子沒更新系列性文章了,最近來更新一波和項目分析有關的內容。其實發展到今天吧,大家對於 UI 設計要做哪些事情應該也琢磨出個一二三來了,光靠給設計圖 JPG 壓縮包的過程,顯得太寒磣,不體面。
所以,我們得給為自己的設計添加一些 「道理」,賦予它們關於邏輯和理性的 BUFF,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作品是嚴謹的、有內涵的、解決問題的……
今天,我要講的東西,就是項目分析中的——情緒板。
情緒板是什麼
在網上,許多大廠設計團隊在自己的項目復盤裡,都有放情緒板這個模塊,以及添加一些 「高大上」 的名詞,例如下面攜程、阿里、360 的 UED 設計團隊上傳的情緒板應用案例。
對於沒有系統學習過品牌視覺的同學來講,往往會一臉懵逼,即為什麼我們的 UI 設計構思過程里,要加入一些奇怪的圖片、詞彙,有它沒它不都沒影響我們把界面給設計出來嘛?
這就要從平面有關的知識點說起了。
維基百科中對情緒板(Mood Board)的解釋是:情緒板是由拼貼元素組成的視覺展示,由圖像、文本、對象小樣等元素組成。可以是有目標主題的,也可以是隨機選擇的任何素材。
PS:A mood board is a type of visual presentation or a collage consisting of images, text, and samples of objects in a composition. It can be based upon a set topic or can be any material chosen at random
在平面品牌設計中,對 VI 系統的設計是一個非常抽象的過程,包括 LOGO、字體、輔助圖形、色彩選用等等。往往我們需要參考大量的素材、圖片、文字,從多個角度切入去「打磨」設計的思路。
於是,在電腦沒有這麼發達的年代里,平面設計師們就會將一些能作為參考的紙質圖片、文字剪下來,然後貼到一個專門的白板上去,類似下面這些例子。
當然,在電腦和互聯網普及的今天,出現了很多用來替代這個白板的工具,包括 Pinterest、花瓣、Eagle、Behance 等等,我們可以把想要的圖片和素材上傳到這些工具內快速進行瀏覽。
雖然這些工具很方便,但是多數設計師其實只是把它們當成素材、參考圖的收集工具,而不是作為情緒板來使用,大家一定要明白其中的區別。
而在電腦中完成的情緒板,通常長成下面這樣。
情緒板是一個幫助設計師構建設計氛圍、風格的視覺工具,通過收集相關的素材,然後在這些素材中尋找隱藏的「線索」,讓自己的設計思路可以更明確,更具體。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可以再看看下面的兩個案例。
案例1
是一個針對潮人應用的 LOGO 設計,設計師希望表現高冷、前衛、又與眾不同的情緒,於是有了斯芬克斯貓的圖片。
當然,展示出來的圖片不是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真實應用的情緒板,相信還有很多目標用戶的日常照片和商品照片素材,然後從中獲得了耳釘造型的靈感,為 LOGO 的貓耳上添加了耳釘元素。
案例2
是一個法國的烘焙品牌,設計師通過麥穗、麵包、濾網等關聯性物體中進行提煉,完成 LOGO 的圖形設計,讓 LOGO 本身能和原材料進行關聯,更符合產品本身特徵和便於用戶聯想。
總結
今天主要的任務就是完成對情緒板的認識,在下一篇內容里,我會具體來講解情緒板和 UI 項目的關係,如何正確地創建情緒板,以及應用到我們的項目分析中去。
關於情緒板的使用:
少改稿利器!寫給設計師的情緒板全方位使用指南
@喪心病狂十六夜貓 :你經歷過如果有很多設計師參与了同一個項目,在會見客戶的時候,設計的認識和圖片不一致而導致打回重做這樣的事情嗎? 在設計上圖片比其他要素更容易讓人理解,…
閱讀文章 >>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超人的電話亭」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5首頁_大廠都在用的情緒板,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