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用戶體驗設計?有人說是可用性、易用性,有人說用戶體驗本質是實現商業價值,有人說是以用戶為中心,解決用戶需求問題。這些說法其實都沒有問題。在我看來,用戶體驗設計是一種平衡,平衡與用戶、商業、設計師等各種複雜的關係,如果用一個哲學觀來說,我認為就是「克制」。對用戶的克制,既不能太卑微迎合用戶也不能對用戶太強硬;對內容的克制,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對商業的克制,即想賺錢又不能太直白。對設計師的表達欲克制,既不能太藝術也不能太科學……
商業克制
1. 陰陽互生,對立和統一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很多人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同樣,在一個產品中,是先重用戶體驗還是先重商業價值?這也是困惑着很多人的問題。有人說沒有商業價值,談何用戶體驗?有人說,沒有用戶體驗,用戶流失怎麼帶來商業價值?
商業價值即產品給公司帶來的收入。用戶體驗即用戶使用產品對使用過過程對交互界面帶來的感受。什麼時候重體驗,什麼時候重商業?這就是一道哲學思考題了。
大多數互聯網產品在初期會面臨一個特別殘酷的現實,那就是如何生存下去?很多從0階段起步的時候為了迅速上線,快速驗證這個產品的商業模式、市場價值,完全不考慮用戶體驗,是個簡單粗暴的形態,甚至是個很醜的樣子。在得到一些驗證后,開始迭代調整,在調整中開始注重用戶體驗,不斷優化,也在不斷進行更大規模的商業擴張。
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風口的行業,比如共享單車ofo、摩拜、小藍、小鳴等公司能迅速崛起,因為背後有很多大資本的資金注入。這些迅速崛起的公司在前期為了迅速搶先市場,吸引用戶,通過注重用戶體驗、燒錢等一些補貼手段吸引用戶,但最後隨着時間推移,商業變現終究抵不過資金的虧損情況,紛紛倒下一批過渡透支的公司,剩下的大頭公司也開始犧牲用戶體驗,這個天平開始傾向了商業變現。
要生存肯定是要思考如何從用戶那裡進行商業變現。最常見的辦法就是產品開始考慮廣告資源位擴充,增加彈窗、掉金袋一些新的玩法。比如我們原來品類單一時,只有首頁banner,隨着內容增加,廣告形式開始在浮標、用戶的結果頁、」我的「頁面、消息推送不斷露出。這對用戶來說就導致成了一個遍地開花的現象,引起用戶的反感,最自然的商業就是從用戶體驗中挖掘,從未知到已知 產品形式來潛移默化的轉化用戶的商業價值,而不是遍地開花的廣告行為,就像街頭牛皮癬一樣影響用戶體驗。
2. 微信:克制文化
微信這兩年的動作頻頻,雖然每次升級更新都在小心的呵護着用戶體驗,但一直在商業上做着極大的克制,這也是微信所倡導的「克制」文化價值觀念。張小龍認為「讓商業存在無形之中」,好的產品是在用戶體驗中很自然的接受, 通過更好的價值服務來打動用戶。如果微信在消息首頁上來個廣告條,的確商業效益巨大,但就違背自然的理念。當然,這也是跟微信背後的騰訊公司,以及擁有先天龐大的用戶基數有關,微信的發展自然就順利得多,但微信並未利用先天優勢生硬的轉化商業,雖然會獲得很大的效益,但違背自然的理念。以細緻且周到的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以極簡與高效率的注重於產品自身,在這一點上,體現了微信在體驗和商業上的克制之道。
微信八年:從 1.0 到 7.0 版本,一個通訊工具的進化史
「本文授權轉載自小程序報道第一媒體知曉程序(微信號 zxcx0101)。關注「知曉程序」,讓你更知小程序。」 12月30日,微信7.0 for Android 正式版上線,繼9天前已經推送的 iOS版本,微信在2018年…
閱讀文章 >>
3. YouTube:恰到好處的商業行為
YouTube是市場佔有率估計是全球遙遙領先的第一,在這麼龐大的用戶基數背後,對於商業變現是輕而易舉,但他做到了克制。YouTube的貼片廣告不是每個視頻都會出現,而是根據自己一套算法,播放量高會出現廣告,廣告時間也很短大約5 秒,用戶可以自己選擇關閉,而且YouTube 上的廣告大多都製作精細,這種對用戶體驗的追求,對商業的克制讓用戶對YouTube產生了更大的信任和好感。
相比之下,國內的幾家視頻網站,時間有的長達100多秒以上,用戶也不能選擇跳過廣告,這樣還不夠,在播放中還穿插劇情廣告,對廣告商業變現可謂是物盡其用了,引起用戶體驗的強烈不滿。
用YouTube 為例,讓你輕鬆讀懂交互設計7大定律!
以 YouTube 這個產品為例,為你解讀交互設計7大定律在 YouTube 的應用。 一、費茨定律(Fitts’Law) Fitts定律提供了一種人體運動模型,由 Paul Fitts 於1954年建立,可以準確預測移動和選擇目標所…
閱讀文章 >>
4. Facebook:挖掘潛在商業
比如Facebook是這樣挖掘用戶潛在的商業價值,Facebook的二手交易平台是從興趣社交群組發現的,用戶在群組裡面發二手商品信息併產生交易。Facebook覺得並沒有提供交易的功能,比如商品櫥窗和支付、評分功能,但為什麼用戶這麼喜歡呢?原來這是因為群組帶來的信任交易,大家都能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知道誰賣給自己二手物品,誰買了自己的東西。於是Facebook從群組這個潛在的用戶行為挖掘出新的商業價值,建立起了一個公開的二手市場交易平台。
說了這麼多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回到前面那個哲學觀,我們其實也可以用太極的哲學來理解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的關係,太極蘊含深厚的哲學觀,太極圖中有陰陽兩條魚,陰中有陽,陽中也有陰,陰陽互相交替,也會互變,既對立又統一,形成了太極的平衡和諧的狀態。同樣對於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他們也是互相交替,互相轉化。也就是說,用戶體驗可以轉化商業價值,驗證商業價值更好提升用戶體驗,沒有必要分清各自界限,而是達到共生互變。
我認為分三步走:首先,應該是根據實際所處的階段來看,在初期以活下去為主,但是一個產品的核心用戶體驗肯定是要有的,這是和用戶之間的一座橋樑。其次,在發展期,從用戶行為里能找到一些潛在的商業行為。最後,在成熟期,建立體驗和商業價值觀,收穫更自然無形的商業轉化。
Facebook 重大改版背後,揭曉了2019年的4個關鍵設計趨勢
作為一個世界級的社交媒體平台,Facebook 如今的用戶體量已經相當可觀了。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國內少有人會主動關注相關的信息。作為每年 Facebook 團隊的盛事,F8 大會上通常會發布新產品,…
閱讀文章 >>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詠舍」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五註冊平台_用4個頂尖大廠的案例,聊聊用戶體驗中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