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總是喜歡將一種叫做「鯨頭鸛」的猛禽和小磯裕司關聯在一起。他認為小磯裕司和鯨「頭鸛」有着眾多的相似之處。
△ 鯨頭鸛
「鯨頭鸛」平時會以在其他動物身上看不到的獨特姿勢,站在淺水區一動不動,看上去如同枯枝萎木立於水塘裏面一般。自始至終保持一個姿勢,並且毫不放鬆的盯着魚的一舉一動,待魚天真爛漫的游到可攻擊的範圍時,「鯨頭鸛」立即迅速猛撲,將魚吃掉。這種生猛的特性,簡直與小磯裕司一樣。沉浸專註在自己的設計狀態中,對於一個創意工作者來說,這無疑是最理想的。
獲得獎項
- 東京文字設計師協會會員;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會員
- 日本illustration展 大獎
- 毎日廣告設計獎 獎勵獎
- 東京文字設計師協會一般審查員特別獎
- 日本標誌設計協會;標誌設計最優秀獎 ONE SHOW DESIGN MERIT AWARD
設計師簡介
小磯裕司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平面設計專業,平面設計師,東京文字設計師協會會員,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會員。曾就職於日本設計中心,2006年成立日本設計中心小磯研究室,2009年成立日本設計中心北京事務所。長期往返於中國和日本,代表作有北京三里屯SOHO標識設計,尚8文化集團VI設計,合肥、唐山、寧波萬達廣場標識設計。
作品解析
1. 三里屯 SOHO
與隈研吾合作的「三里屯SOHO」項目中,小磯裕司承擔的是標識設計部分。三里屯SOHO規模很大,平面像一個扭曲的橢圓形呈現出不規則形狀,由九棟一百米超高層建築圍繞着半地下戶外庭院構成。建築外幕牆是曲折而複雜的百恭弘=叶 恭弘組合,這也是隈研吾建築的特點之一。
△ 三里屯SOHO
不規則橢圓形和百恭弘=叶 恭弘圖案以各種尺度反覆出現在整個建築群中。在設計初期,想通過把扭曲的橢圓形狀作為基本圖案,根據它來設計一個象徵性的造型,將其反覆應用在整個標識設計中。把這個造型稱作「豆子」,它非常貼合建築風格。
△ 三里屯SOHO 標識演變過程
這個造型被稱作「豆子」。它非常貼合建築風格,可以直觀地呈現出建築的最大特點。標識摒棄常見的矩形,採用了豆子形狀,用它的新鮮感與其他標識區別開來。
在設計過程中力求消除建築形態。在三里屯SOHO項目中,百恭弘=叶 恭弘組合、豆子圖案以各種尺度和形狀適用在多處,通過這種方式把巨大的建築分解成粒子狀,讓奇特的建築形態自然而然地融進空間。「大」建築和「小」人類,尺度完全不同,這兩者之所以能有機地融為一體,完全要歸功於這個裝置。
2. 尚8文化集団
尚8文化集團在北京開發了各種與文化產業相關的綜合設施項目,尚8產業園是其中之一。
在接到尚8文化集團的VI重新設計委託項目后。小磯裕司認為,尚8的企業形象,就像是站在產業園屋頂時所感受到的那份充滿矛盾的巨大能量一樣。他說道那裡存在一股能量,是指那種明知道這個舞台或許明天就要消失,今天卻還在熱情描繪偉大夢想的那種天真而純粹的能量。
並且希望能用一種富有象徵性的形象來表達這種能量。在中國,Ⅵ設計要做得很細緻的話,在應用過程中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決定把形象做成粗線條,這樣即使應用時手法略微粗糙點,也不至於影響甚至破壞整體形象。
小磯裕司認為,「尚8」這個企業名稱本身其實已經呈現出這種矛盾的能量。硬是把漢字和数字放在一起這種做法一般來講會讓人覺得不太和諧,它就像是某種略稱,不太適合做企業的正式名稱。然而,從另一方面分析,這種強制性的手法帶來的違和感,才是這個企業名稱所具有的獨到個性,同時也在表現現代中國的融通靈活性。
小磯裕司決定先把「尚8」這個文字分解開來,再用簡單元素重組。分解后的元素換成了拉丁文的1和O的重組,這樣,「尚8」的兩個文字就變成了具有統一造型的標識。
拉丁文的1和O也能看成是数字的1和0,可以說,1和0變成了「尚8」的文字。只靠1和0來表現的做法,當然是指向電腦語言的数字世界。因此,僅用1和0來表現「尚8」這兩個文字,也是在象徵著數碼時代中國現代社會所具備的融通靈活性。
3. Inujima Art Project 犬島藝術項目
瀨戶內海位於西日本,是以溫暖平靜而著稱的內海。犬島則是瀨戶內海的一座小孤島,島上至今還保留着明治時期的煉銅廠遺迹,一直以來,這些都只被當作一堆廢墟,無人問津。自從犬島被經濟產業省定為「近代化產業遺產」之後,人們對它在文化史上的價值認識很快就被刷新了。
以磚廠煙囪群為中心的舊廠區,以及舊廠區周圍的現代建築群,並在這些建築內部配備畫廊功能區域,整個重建計劃也提上了日程,既能滿足現代美術作品的展覽需求,也會充分考慮建築與周邊環境的相互關係,讓整個區域獲得重生,來了一次華麗的大變身,成為既彰顯個性又能欣賞自然美景的美術設施。
小磯裕司認為犬島這個地方天生具有神奇的「魔力」。要想把犬島打造成文化設施區域,只需設置一個機關,引導人們觸及犬島神奇魔力即可,其他的自然會水到渠成、無須多慮,而標識裝置就是要起到這個「機關」的作用。
入口標識應該有「精鍊所」[煉銅廠]這三個字,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種字體,哪種形態呢?鑒於「犬島精鍊所」是象徵明治時代的近代化產業遺產,因此「精鍊所」這三個字,他選擇了象徵明治的「金屬活字字體」。日本傳統的毛筆字體從古代延續到了江戶時代,到了近代卻被西方的金屬活字取代,這是超乎我們現代人想象的一大變革。最後選用了「明朝體金屬活字字體」才能最完美地體現明治時代特徵。
「秀英舍鑄造部製文堂初號活字」人稱「秀英體」是一個正經八百的活字字體,是日本金屬活字黃金時代的書體系譜,可以說是近代明朝體完形之經典佳作。
而後,業主提出一個新的要求,需要設計英文的設施名稱標識。小磯裕司根據虛構的古代羅馬形象設計了英文「 INUJIMA ART PROJECT”[犬島藝術項目],將其與明治的「精鍊所」並排而設,由此隱喻如「等離子體」般具有神奇魔力的犬島風景。
這是一種形象遊戲。如果一定要用一種「古羅馬帝國」的象徵字體,首選的必然是刻在圖拉真大帝碑銘上的「 TRAJAN 字體,它是至今為止仍以最古典的拉丁排印完成形態而著稱的字體。
4. Yamazakura 山櫻
「山櫻」是一家具有悠久歷史的名片紙製品生產企業,200年迎來了創立75周年。這可是家深藏不露的大企業,曾經上過電視廣告,且日本很多企業的名片都是山櫻製作的,儼然是滲透社會各個領域的舉足輕重的存在。就在該企業的領導層更新換代之際,他們決定重新設計VI,來一次除舊革新。
為了簡化原來的logo(這裏原logo已經無從考究了),小磯裕司用「櫻花色」正方形做象徵圖案,配合直線而無機的文字造型做出了新LOGO。
LOGO安放的物流中心的是由蘆原太郎擔當設計的,外形為純白而簡約的巨大箱體,那麼外牆上的象徵符號要想和建築相呼應,也得是幾何造型。
在白色邊緣放上一個櫻花色小正方形的形象將會應用在所有地方,大到物流中心建築、公交、營業用車輛、產品包裝箱,小到信封、名片、名牌等等作為新Ⅵ的象徵性產品。
小磯裕司還開發了紙質名片盒「水珠」。透過蓋子上並排而設的水珠形狀的孔,可依稀看到裏面的名片內容。紙張有一定厚度,白色度很高,觸摸感十分良好,水珠模樣的小孔在名片上形成了柔和的陰影……常見的名片盒均為塑料質地,非常正式,而這個紙質名片盒卻呈現出一副細膩可愛的模樣。
5. New Japan International 日本商行
這是為日本一家小型中日貿易商社「新日本商行」[New Japan International]做的視覺形象設計,力求用平面設計來寓意今後中日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繼續順利發展。
小磯裕司不太喜歡「中日友好」這個說法。他覺得日本和中國本來就不是「友人」關係,而應該說是「父母和子女」或「兄弟」關係更適合。「友人」關係,如果互相不喜歡就可以絕交,但是「父母和子女」、「兄弟」關係,這是與生俱有的,不管狀況如何變化,永遠都無法割斷這種關係,我所理解的中日關係,應該是這種根深蒂固的關係。兩國的文化根源緊密相連,只能一路攜手共同發展。「我們共有的文化根源」聽起來十分抽象、摸不清,他想在這個作品中為它找出個具象,用視覺上可見的方式來寓意我們兩國是一蓮托生、緊密相連的這一事實。
首先,選擇兩國國旗來作為中日兩國的象徵圖形,因為國旗是這兩個國家之象徵。
日本=日章旗=圓形,中國=五星紅旗=星星。這是單純的圖形對比,不含有什麼古代傳統文化內涵。要想讓所有人公認是兩國象徵的,也就只有國旗了,因此選擇國旗形態來進行對比。
星星和圓形並沒有並列布置,星星一直都在圓形上方。小磯裕司說作為一個日本人,對中國的一種「謙讓」心意的表達,也是他要遵守長幼之節的態度之表達。中日兩國都是近代主權國家,我們也會經常看到中日首腦在報道媒體面前肩並肩友好握手。但在這裏討論的並不是這種中日關係,而是有關中日兩國所共有的文化遺傳因子的問題。既然要談到文化,小磯裕司認為不管怎樣,日本應該請中國位於上座,這是理所應當的。
其次,他在這裏選了「瓷器」做視覺表現方式的主題。眾所周知,瓷器發源於中國,以 CHINA的名稱紅遍了全世界,成為了全球公認的中華文化文明精髓之象徵。
6. Tokyu Hands
TOKYU HANDS是一家於1976年開業的日本極為著名的百貨店之一。它和一般的百貨店最大的區別在於,裏面所售商品的基本理念均為DIY[Do It Yourself ]。它的貨架上擺的不是成品,而是針對喜歡自己動手、自給自足的人群,提供各種充滿創意的素材,這就是它所強調的理念和個性。
因此,在這裏你會看到普通百貨店裡所看不到的木材、金屬部件、塑料零部件、布料、工具、塗料、黏着劑、電氣部件等各種產品,產品種類和功能也比其他任何地方多得多。
小磯裕司承接了TOKYU HANDS重新設計VI的項目,他想到一切先回到原點,想想公司創立初期的主題是「手之復權」。把它拿到現代社會,重新解釋一下看看。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即 TOKYU HANDS 並不是銷售「物」的地方,而是人們為了創造和改變生活來獲取「Hint」[線索]的地方,我們可以將它看成是「Hint市場」,這絲亳不為過。
根據這個新的解釋提出了一個口號:這裡是Hint市場。為了在整個店鋪內全面鋪開「Hint」這個新概念。讓這個核心詞以視覺方式浸透、融進整個店鋪,我們要從基本的VI到POP工具類進行一整套設計,TOKYU HANDS的標識兩側有手型LOGO,這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大企業LOGO之ー。這次進行了大幅度的簡化和變更,對於這家公司來說是創立以來的首次大改動。
從原來的LOGO中只取了一個手型LOGO,將其收在正方形內,作為一個「商店符號」[store Icon]來使用。另外TOKYU HANDS原本的企業主題色苔綠色,在創立初期成功給人留下了來自歐美的DIY概念之一。然而,考慮到時代的變化,決定將其改為色彩度更高的亮綠色,用它來徹底統一整個店鋪色調。
同時,還需要用一個識別性較高的符號,將「Hint市場」概念融進店鋪所有角落。因此,小磯裕司用「とント」[Hint]加上「手型」,組合成了「Hint手型」,店鋪內所有POP工具類統一使用該符號。通過這個VI翻新, TOKYU HANDS店鋪呈現出了更加簡約、年輕、有個性的形象。以前的「期待感」和Hint這兩個核心主題獲得了重生。
7. The East Hotel 杭州逸酒店
逸酒店是杭州一家高端商務酒店,設計初衷是要把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簡約元素融合在一起,而LOGO設計中也需要體現這一點。
小磯裕司選擇「滿月」作為設計主題。因為一提杭州,一定是離不開西湖,西湖也是適合賞月的名勝地。如果說月亮這個元素可以代表和象徵中國傳統的美,那該用什麼樣的現代手法去簡約呈現呢?把月亮當作象徵物做抽象處理的例子不少,但是小磯裕司想實現的是用嶄新手法來呈現「月亮之海」。
月亮之海,就是月亮中部依稀可見的部分。掛在夜空上的圓月看似一個白色的圓盤,但仔細觀察就能看到它的內側依稀有一個影子似的影像,形狀有點兒像兔子,這也是眾多古代傳說、神話的由來。他說如果沒有這種影子,月亮也不至於成為如此神秘的存在吧。
圓月隱藏着極微妙的陰影,它不像太陽,是一個只會放射耀眼光芒的存在,圓月似乎同時隱含着深夜的黑暗,它是一種深不可測且安靜祥和的神秘存在。決定通過重新詮釋「月亮之海」的方式,選擇圓月這一元素來象徵深夜之寧靜,以及它悠久的傳統文化。
圓月內側配上酒店名稱「逸」是有理由的。「逸」字包含了「兔」,眾所周知,神話傳說中月亮上住着玉兔。圓月內側配上含「兔」的文字,意圖就能更加通俗易懂地傳達給觀者。
剛開始,為了用柔和的感覺表達傳統文化,選擇用行書字體來表現「逸」字。但是後來,為了得到現代簡約的新鮮感,「逸」字特意換成了黑體,給人以机械無機感,同時均勻分佈不同大小的點來呈現幾何圖案,以及文字暈染、深淺不一的效果,這是数字時代對「圓月」的嶄新表達方式。
靠近商標的「THE EAST IIOTEL」這一英文LOGO,象徵著滿月旁邊的幾朵小雲彩,通過這個組合寓意着明亮的圓月和寂靜的夜空,以及由圓月和夜空所形成的帶有部分陰影光線不均勻的光的風景。這也是對博大精深的東方思想的一種隱喻。可以說,這個LOGO是用文字來完成的一幅小型数字水墨畫。
8. JARO 日本廣告審查機關
受日本廣告審査機關「JARO」委託設計的報紙廣告。日本廣告審查機關「JARO」是家負責監察日本國內各種廣告表現是否妥當的公司,如發現不妥便向該企業提出意見讓其及時改正的非盈利團體。然而,因為是非盈利,他們自己的廣告宣傳也只得托資助方委託相關媒體來進行。
他們對企業提出的勸告或修改意見均不是強制性的,自然也不能太直接強硬地主張自己的見解立場,他們的表達方式也只能是「讓我們一起為提高日本的廣告品質而努力吧」這樣的曖昧。小磯裕司在設計方案中試圖用一種輕鬆調侃的方式,影射出JARO這種微妙立場。
方案創意靈感來自「三猴」。三猴是指三隻猴子分別用雙手捂住各自的眼睛、耳、嘴的設計,表達的是「不看、不聞、不言」[不看、不聞、不言世間醜事]的人生教訓。
該廣告中採用了「三猴」,即「聽取您意見喲,替您說話喲,觀察廣告未來喲」,用這種委婉方式來反映JARO的立場。單詞語尾的「モン」[喲]取自 monkey[猴]中的「mon」[モン]這是一個新的諧音詞組,不同於原來的「三猴」含義。
9. Otoko no Genten 燗酎 男の原點
「男の原點」這一名稱是這個項目的決策人、 Toray株式會社會長起的,他把自己對新產品的強烈期望寄托在名稱上。小磯裕司說,第一次聽到這個名稱時,內心很震驚,心想「這事兒不好辦」。
他覺得這名字好遜、好土。按照正常思維,誰都會覺得這名字太單純、過於直白,甚至感覺有些誇大其詞,簡直跟眼前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年輕人聽到這個名字多多少少都會反感甚至還會嗤之以鼻,燒酒的新顧客群、年輕女性們更是有可能連看都不看一眼。然而,實際上是因為名字太「老土」,反而鮮明地印在人們的腦海里,也算是它的厲害之處吧,那麼能否只取其優點來設計外包裝呢?
為了擺脫「男の原點」之名的原有含義,他特意選擇了最無機無表情、無個性的黑體來書寫文字部分,色彩方面也是使用了抽象度最高的黑與白兩種顏色。按照通常做法,燒酒的包裝應該用強有力的文字來彰顯「男の原點」作為「球磨燒酒」的固有傳統以及與其他燒酒的共同特點。但是,他並沒有採用這種做法,反而用了極為簡約、無味、無個性的設計方案。
唯有這樣,「男の原點」本身的含義才能從包裝外觀完全剝離出去,使這個無表情設計,以它的逆襲個性在眾多燒酒中脫穎而出。只靠「文字」這一種設計元素實現「最無設計感」的設計,也就是說,故意沖淡了設計感。把大量文字放在整個標籤上,營造強烈的視覺效果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這些文字都很難識別。用這個手法,消除和摒藏「男の原點」的單詞含義。
印刷方面,還特意選擇了特殊印刷技巧,突出文字的「物質感」,進一步加強無機文字帶來的強大視覺效果。包裝盒和瓶子標籤的文字部分都用特殊的UV墨水印刷,即只有文字部分凸出來表面還帶有一層有光澤的皮膜。而文字的背景則選用無光澤、粗糙質感的紙張,文字與背景形成鮮明對比,營造出不協調感。白色包裝盒與黑色文字、黑色酒瓶與白色文字之間看上去毫無統一感,文字就像是一個獨立個體,帶着一副無機面孔「粘貼」在上面,而「男の原點」也僅僅是個「單純稱號」而已。
10. PARADE 巡遊
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是由日本文化廳主辦的,囊括了現代藝術、動畫、遊戲、漫畫等所有視覺策劃領域作品的公募展覽。
這次的「 PARADE」巡遊:無形存在的日本媒體藝術。是文化廳在香港舉辦的一次特別展,主旨在於從過去十幾年的獲獎作品中挑選出優秀作品,向海外介紹和推廣。小磯裕司負責的是這次香港特別展的平面設計工作。
主辦方特意選了一部現代作品,和這部古代繪卷做了一個比較,那就是2010年發表在網上的視覺互動藝術作品「IS PARADE」。
「IS PARADF」嚴格說來是一個自動演出系統,它把人們登錄 Facebook時使用的「符號」[icon]當成是一個個長了手腳的付喪神,用一個特定條件搜索便可以把它們聚集起來,在網上舉行一場「巡遊」[PARADE]。
這種感性認知的前提下,原本只是一個物體,一種道具的傢具、器具等,在用了一百年後,自然而然就有靈魂存在,它們身上會生出手腳自由移動,這就是所謂的「付喪神」,古代日本人對此深信不疑。
這也是這次展會的中心主題。為了表現這一主題,展會的LOGO描繪的是古代妖怪和現代符號同為象徵物、排成一行混在一起向前行進的情景。付喪神附體在「 PARADE」這幾個字母上,長出了手腳自由移動。這些現代妖怪可以自由居住在任何地方,不受古代繪卷作品或現代網絡空間的束縛。
對於我們這些現代人來講,雖然生活在一個合理而成熟的現代城市中,但是當我們和一個不合理、不知其所以然的奇妙世界連在一起時,總還是能獲得一種「悠閑自得的心態」。
11. 白川凈 漢字歷 Shirakawa Shizuka Kanji Calendar
在用平面設計呈現日本的古代中國文學,學者白川靜在甲骨文、金文特等古代漢字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之精髓。白川靜經過對甲骨文的多年研究,在該領域獲得了獨到建樹,通過這套理論詮釋了甲骨文含義。他是一位十分罕有的漢字學者。
日曆的內容,即是基於白川靜理論體系得出的甲骨文相關解釋,每一主題和月份相對應,最後做平面設計。望着日曆中出現的各種文字,小磯裕司被甲骨文的意外造型深深吸引。尤其是一些形態它只有在擴大到一定程度時才能發現其中奧妙,有些造型甚至覺得可以適用於現代繪畫,這些都帶給他很大的震撼。
12. Kikkoman 萬字醤油
小磯裕司在設計萬字醬油的設計主題時,想要表達絕對正宗的日本醬油文化,所以他追根溯源找到了江戶時代的文化,那個時候醬油已經完全定型。
於是他將江戶時代的元素添加到了設計中,選了以下兩點。一個是被稱為「江戶小紋」的傳統圖案。重複使用簡約幾何形狀,呈現出一種濃濃的、獨特的表情,這也是日本傳統工藝中的常見方式。為表現「純釀造」和「鮮醇」兩種不同味道的醬油,選擇了「極鮫」和「小櫻」這兩個典型江戶小紋。「極鮫」是指用簡單圓點的堆積方式細膩地表達鮫魚肌膚般粗糙的質感,這是一種既簡約又現代的圖案。「小櫻」的形象如同名稱,呈現出小櫻花令人憐惜的可愛柔和表情的圖案。
另一個元素是色彩。他從江戶時代備受歡迎的傳統色彩中選擇了兩個顏色。「純釀造」用了「賓法色」,「鮮醇」則用了「山吹色」。
13. Kagemitsu Hasagawa gagaku music CD
在設計,長谷川景光的雅樂CD專輯的包裝設計方案時。小磯裕司了解到,雅樂可以說是在中日兩國交流史上發生的眾多奇迹之一,而且還是屬於初期的文化奇迹。它發源於中國,傳到日本后獨自發展到現在。
小磯裕司考慮的是如何擺脫人們對雅樂的既成看法,用一種富有感覺且現代簡約的方式去表達原有雅樂背後的巨大世界,表現出這個世界的宇宙哲學觀。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他用古代中國的甲骨文、金文、篆書等字體創造出了極簡無機的書體,作為《管弦音義》的文言文散落放在CD封面、外包裝盒上。我希望這些「看似認得、實際上又不認得」的文字,能直觀地表達出隱藏在音樂另一面的古代一體感。
1990年,24歲的小磯裕司以多摩美術大學設計科平面設計專業畢業后,入職於日本設計中心給佐佐木豐做了九年的助手。而後在2000年33歲的時候,進入原設計研究所,繼續給原研哉做了六年助手。前後一共是15年的時間。
給別人做助手打下手的時候,小磯裕司天天都在問自己「我是否真的應該做這些事呢?」「這裡是否真的是我該待的地方?」他說他每天都在自問自答,幾乎是沒有一天不在考慮離職的事情,但是最後還是一點一滴的延續到了現在沒有中斷。
之所以能一直堅持下去到了最後,小磯裕司說:「我相信這條路走到底定能找到屬於我自己的工作。」
原研哉的故事:
從借鑒到成為設計大師,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能摘得中國奧運會標誌設計榮譽獎的日本設計師究竟有何魅力?這篇文章就帶大家全面了解一下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
閱讀文章 >>
歡迎關注研習設的微信公眾號:「Yanxishe2017」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五測速登錄地址_堅持做了十五年助理:日本頂尖設計師小磯裕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