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註冊平台官網_前蘑菇街總監的十四年設計路(一):野蠻生長的5年

最近,我從蘑菇街辭職了,我在這家公司一共呆了9年,一路從普通設計師成長為設計管理者。自從我2006年進入互聯網設計行業,至今已有14年了,前面5年我換了五六家公司,後面9年一直都在蘑菇街。

不知不覺中,14年就這麼過去了,我特別想趁這段時間好好回顧一下這改變人生的14年,特別是在蘑菇街的9年,總結我的經驗與得失,提煉我的設計理念和管理思路,為我下一階段的職業生涯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剛入行的前5年我基本上靠自學,雖然設計水平一直提升不上去,也缺乏系統專業的訓練,但是這5年的經歷依然給我打下了一些好的基礎。只是由於時間久遠,我只能通過一些重要的片段,來回顧當年的成長過程,有些經歷說不定也能和一些朋友產生共鳴,我也希望借這個機會和大家多多交流。

第一個設計項目

2006年我陰差陽錯的進入設計行業,一開始是做企業網站的設計,這是一家幫助各種企業建站並做Google推廣的網絡公司。

上班第一天我就接到了第一個項目,老闆讓我給一家主要做出口的摩托車公司設計一個英文版的網站,好像叫做鴻雁摩托。當時我剛從一個設計培訓班出來,沒有任何實際項目經驗,連這份工作都是稀里糊塗靠運氣找到的。所以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我完全懵了,根本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於是我只好厚着臉皮問隔壁的設計師同事:「兄弟,這種摩托車網站該怎麼設計?」

他微微一笑,說道:「你打開Google,搜索哈雷摩托,然後把上面的內容改成你的就行了。」

聽到這話我如獲至寶,立馬找到哈雷摩托的官網,截屏下來,抹去全部原有的文字和LOGO,將客戶的內容替換上去,然後提交給客戶確認,沒想到居然一稿就過了。

這就是我的第一個正式項目,當時的我一心想着在這個行業生存下來,意識不到這是徹頭徹尾的抄襲。正因為過去犯過這樣的錯,所以今天的我特別鄙視和討厭抄襲,因為想做出合格的設計根本沒必要抄襲,而想做出優秀的設計靠抄襲又是不可能的。

自學HTML與CSS

剛入行前幾年我的學習熱情非常高。當時像我們這種小公司做企業網站基本上就是設計師加程序員2個人就可以解決,所以將設計稿切圖並寫成HTML需要我來完成。而當時大多數企業網站的頁面都是採用Table布局,要做出相對複雜的結構就必須讓Table多層嵌套,除了做起來費時間以外,還很容易讓頁面變得臃腫,網頁加載時間會增加,用戶體驗也很差。

那幾年所謂的WEB2.0大行其道,設計師們都在異口同聲的抨擊國內大多數網站的落後設計模式,同時極力推崇最新的HTML+CSS的頁面設計方式,我當時正被Table布局折磨的不行,在網上看到這個新模式之後很興奮,於是就搜索教程開始自學HTML+CSS。

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后,我成功說服了公司的程序員支持我採用HTML+CSS來給客戶做企業網站,沒想到第一個案例就挺順利的,上線之後各種瀏覽器的兼容性也不錯。

那這段自學經歷的價值主要在哪裡呢?當時我自學了這個東西,老闆也沒給我加工資,我甚至都不能讓老闆知道我們幾個私底下在用新的技術在做網站,也許老闆根本不願意承擔這種風險。所以當時我雖然學會了也運用了,但也沒感覺這些知識能給我帶來多少好處。

直到我在蘑菇街當了幾年設計主管,我才真正意識到設計師懂得HTML和CSS語言的價值有多大,我總結下來有這幾點:

  • 擁有一種用結構化的方式去看待設計稿的能力;
  • 真正深入骨髓的理解設計為什麼要精確到1像素,形成嚴謹的好習慣;
  • 很容易練出像素眼,看得出來1像素的誤差;
  • 能更好的和前端工程師交流,或者說你完全可以站在前端的立場去看待一個設計稿,這裏面能節約的溝通成本是難以估量的。

瓶頸期

好日子總是短暫的,剛開始做設計的頭幾年,我為自己能進入這個行業而感到高興,所以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非常的积極,儘管工作並不輕鬆,但卻是我比較快樂的一段時光。

也許是因為半路出家的緣故,而且沒有人帶,度過了進步快速的前幾年,我的設計水平就進入了瓶頸期。我開始對現狀很不滿意,想找一個能讓我更上一層樓的平台,我向許多大公司都投了簡歷,卻從來沒有收到過回應。

於是我又開始懷疑設計這個崗位不夠好,曾經還幻想着轉型成前端開發,但是由於自學JS沒有成功,才慢慢放棄這個念頭。

現在想想,其實所謂瓶頸期,只不過是自己變懶之後的產物。剛進入這個行業進步快,就是因為自己积極的工作和自學,沒有其他原因,而後面水平的停滯不前也是因為积極性不如從前了。其實無論任何階段,只要付出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實踐,都是可以慢慢進步的,而不應該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換一個公司上面,畢竟再好的運氣也是需要努力作為基礎的。

但我當時不懂這個道理,於是我不斷的跳槽,想找一個能夠幫助我改變現狀的公司,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創業小插曲

2010年底,我再一次辭職,想換一個更好的公司,雖然知道希望不大,但我還是衝動的辭職了。有一位做產品經理出身的老同事聽到我沒工作,就叫我跟他去創業,我一直和這位朋友挺聊得來的,於是就答應了。

當時正值團購網站興起,「千團大戰」正打得火熱,風頭最勁的是拉手網、美團、點評等。我們也選了這個方向,做了個團購網站,然後在新浪微博註冊一堆營銷賬號,給這個團購網站導流。

那時候的新浪微博運營一個號吸粉很容易,只要先註冊一個號,然後取名叫做「杭州吃喝玩樂」,每天去主動關注一堆用戶,然後就有一大批用戶會反過來關注你,加上每天保持內容更新,然後繼續不斷的去關注新用戶,就有很大的機會做成大號。

可是我們當時完全沒有意識到新浪微博的賬號運營其實比我們自己做的團購網站更有前景,只是一心的想做好這個團購網站,可惜這個創業項目沒過幾個月就因為資金問題而夭折了。

多年以後和朋友回想起來這幾個月的創業經歷,發現我們真的是錯過了一個金礦,或者可以說我們經歷了一段捧着金飯碗要飯的精彩人生。

回憶總是觸發更多回憶,2003年我剛來杭州打工沒多久,恰好遇上非典。於是我們被隔離在廠里,每天過着宿舍-車間-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不過沒非典的時候也差不多)。那時候的信息傳播遠不如今天發達,所以我們也沒有感到任何恐懼,只是每天被迫在食堂里領一瓣非常酸的大蒜吃下去。

17年後我們又遇上了新冠疫情,生活中總是有這麼多突如其來的挑戰,我們大家都挺不容易的。這次疫情的發生也促使我更深入的去思考未來,我未來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成為什麼樣的人?做成什麼樣的事?我想不出準確的答案,但我知道維持現狀是不行的,只有打破現狀,去积極追尋,未來才有可能變得更好。這也是我最近選擇辭職的主要原因。

下一篇我會開始寫在蘑菇街的經歷和總結,我會盡可能的回憶起更多的成長過程和細節,一方面對我自己繼續前進有益處,一方面也許能給朋友們一點參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給我留言,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設計心術」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杏耀註冊平台官網_前蘑菇街總監的十四年設計路(一):野蠻生長的5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