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系是能夠使每個數組在維度空間內找到映射關係的定位系統,更偏向數學/物理概念。在數據可視化中,最常用的坐標系分為笛卡爾坐標系和極坐標系,本文介紹的坐標軸設計主要也是圍繞直角坐標系展開。
什麼是坐標軸
在說坐標軸之前先來介紹下什麼是坐標系。坐標系是能夠使每個數組在維度空間內找到映射關係的定位系統,更偏向數學/物理概念。
維基百科對坐標系的定義是:對於一個 n 維繫統,能夠使每一個點和一組 n 個標量構成一一對應的系統,它可以用一個有序多元組表示一個點的位置。
數據可視化中,最常用的坐標系有兩種:笛卡爾坐標系和極坐標系,均為二維坐標系。
- 笛卡爾坐標系即直角坐標系,是由相互垂直的兩條軸線構成。
- 極坐標系由極點、極軸組成,坐標系內任何一個點都可以用極徑和夾角(逆時針)表示。用到直角坐標系的常見圖表有柱狀圖、折線圖、面積圖、條形圖等。
下文介紹的坐標軸設計主要也是圍繞直角坐標系展開,用到極坐標系的圖表有餅圖、圓環圖、雷達圖等。
坐標軸是坐標系的構成部分,是定義域軸和值域軸的統稱。系的範圍更大,而軸包含在系的概念里。由於可視化圖表繪製的數據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坐標軸對應的變量是連續數據還是離散數據,將坐標軸分成連續軸、時間軸、分類軸三大類。軸的類型不同在設計處理上也有差異。
坐標軸的構成要素
介紹坐標軸設計前,我們先將坐標軸拆分成「原子」要素,具體分為軸線、軸刻度、軸標籤、軸標題/單位、網格線。
坐標軸易被忽視的設計細節
根據坐標軸的構成,分類討論下每個構成要素容易被忽視的設計細節。
軸線一般只考慮是否显示,例如柱狀圖、折線圖等,在有背景網格線的情況下,會隱藏 y 軸線,條形圖則是隱藏 x 軸線,以達到信息降噪,突出視覺重點的目的。
軸刻度通常不显示,只有在肉眼無法定位到某個標籤對應的數據點時,會显示刻度線,輔助用戶定位,比如折線圖,或抽樣显示的柱狀圖。
網格線用於定位數據點的值域範圍,跟隨值域軸的位置單向显示,柱狀圖採用水平網格,條形圖採用垂直網格。樣式為虛實線的最多,斑馬線由於感知過強,一般不用。
軸標題/單位主要用於說明定義域軸、值域軸的數據含義。當可視化圖表標題、圖例、軸標籤已經能充分表達數據含義,無需單獨显示標題/單位,「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軸標籤的設計就比較複雜,涉及到的細節點很多,而且對於定義域軸和值域軸上的標籤和單位設計要考慮的細節點還有差異。下文將定義域軸和值域軸看成 x 軸和 y 軸,便於說明。
1. x軸標籤設計
x 軸標籤的設計重點在显示規則上,不同的坐標軸類型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連續軸/時間軸的標籤显示
連續軸/時間軸,是由一組前後包含同等差值的等差數列組成,缺少幾個數值也能明顯看出中間的對應關係。當多個標籤在容器內全显示發生重疊,我們可以利用抽樣显示的手段來避免這種情況。這裏不推薦使用旋轉,一方面從美觀度上,旋轉可能會破壞界面整體協調,另一方面,連續/時間軸非必須显示所有軸標籤,抽樣標籤已經能滿足用戶對當前數組定義域的理解。
介紹一種常見的抽樣方式:等分抽樣
當多個標籤在 x 軸無法完全显示,優先保留首尾標籤,其餘標籤按同等步長間隔显示。間隔等分的前提是間隔數是合數,能被 1 和其本身以外的數整除。如果間隔數為質數,就需要「-1」轉成合數。
舉個例子:11 個標籤,間隔數是 10,能被 2 和 5 整除,即分成 2 等分和 5 等分。12 個標籤,間隔數是 11,無法等分,需要在間隔數基礎上再「-1」,轉成合數 10 后再等分,此時最後一個標籤显示在倒數第二個數據點上。
有人會問了,能被那麼多數等分,到底該選哪個呢?這就要根據標籤長度來定,選擇能放下最多標籤的等分值。由於連續軸/時間軸,一般是數值、日期、時間等,字符長度有限,即使抽樣后也能保證显示出一定數量的標籤。
等分抽樣不太適用於表達某個時間周期內的走勢折線圖,因為最後一個標籤不一定對應最後一個數據點。對於這類折線圖,能清楚表明起始時間和末尾時間,相比显示更多時間標籤重要性來的更高。設計上可以只显示首尾標籤,或首尾 + 中間值。
分類軸的標籤显示
分類軸是由幾組離散數據組成,相互之間獨立存在,無緊密邏輯關聯。若採用抽樣規則,隱藏一些標籤,用戶對圖表認知就會有困難,違背了數據可視化清晰、有效的設計原則。分類軸最佳處理方式是標籤旋轉 45 度,若 45 度仍显示不下,繼續旋轉 90 度。如果 90 度還是放不下就要考慮結合圖表交互或反轉圖表。
標籤旋轉方向也有講究,因為人的視覺習慣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標籤順時針旋轉 45 度更符合用戶的瀏覽動線。
分類軸標籤字段有長有短,長文本標籤直接旋轉不僅影響美觀,而且也不利於用戶閱讀。如果數據量比較少只有 2~4 個,長文本標籤更適合水平展示,显示不下省略即可;如果數據量比較多,就限定字符數后旋轉。
2. y軸標籤設計
y 軸標籤的設計重點在標籤數量、取值範圍和數據格式上。標籤显示區域一般根據最長標籤寬度自適應縮放。如果數組是固定的,就寫成固定寬度,節省圖表計算量,提高渲染速度。
y軸標籤數量
標籤數量不建議過多,太多的標籤必定導致橫向網格線變多,造成元素冗餘,干擾圖形信息表達。根據 7±2 設計原則,y 軸標籤數量最多不超過這個範圍。
y軸標籤取值範圍
y 軸標籤的取值範圍決定了圖形在整個繪圖區域的显示高度。
折線圖 y 軸標籤取值一般保證圖形約佔繪圖區域的 2/3,以更有效的傳達數據波動幅度,避免掩蓋和誇大變化趨勢。2/3 即斐波那契數列第二位起,相鄰兩數之比,也是黃金分割最簡單的計算方法。
柱狀圖的 y 軸標籤取值應從 0 基線開始,以恰當反映數值。如果展示被截斷的柱狀圖,可能會誤導觀眾做出錯誤的判斷。
y軸標籤數據格式
y 軸標籤的數據格式在 ant.vision 寫的比較詳細,重複內容不在此說明,重點講下一些特殊的設計細節。標籤保留的小數位數保持統一,不要因為某些軸標籤是整數值,就略去小數點。
正負向的 y 軸標籤,由於負值帶「-」符號,整個 y 軸看起來會有視覺偏差,特別是雙軸圖的右 y 軸更明顯。這裏建議正負向 y 軸給正值標籤帶上「+」,以達到視覺平衡的效果。
總結
寫了那麼多關於坐標軸的設計,你是不是恍然大悟,原來小小的坐標軸還有如此之多的細節。往常我們做圖表設計,可能只是用網上自動生成的圖表簡單調整下,或者按照通用樣式來設計。然而,通用樣式雖然能表達數據意義,但也缺少了對圖表細節的把控,失了精緻優雅的感覺。
作為數據可視化設計的一小部分,就是這些設計細節,決定了圖表最終的傳達效果。
數據可視化新手頻道:
初學者如何快速上手數據可視化設計
本文主要講述可視化全過程,並對各環節的關鍵點做了說明。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讓大家對可視化的設計有一定的認識。
閱讀文章 >>
上述內容是本人近期工作的經驗總結,對於數據可視化設計還不具備指導意義,歡迎各位大神們來交流探討~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米粒的DesignNote」
未经-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允许不得转载:摩登3注册-摩登3测速官网 » 無極五註冊網站_數據可視化指南:那些高手才懂的坐標軸設計細節